201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
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 (一)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是指对比技术经济指标,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降低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以下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以此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影响目标完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时,还应注意目标本身有无问题,如果目标本身出现问题,则应调整目标,重新评价实际工作。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通过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反映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与行业的平均及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提高本项目管理水平。 以上三种对比,可以在一张表中同时反映。例如:某项目本年计划节约“三材”100000元,实际节约120000元,上年节约95000元,本企业先进水平节约130000元。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已确定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三)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四)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 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法 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因而可以将两个性质不同且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例如:产值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都希望以最少的工资支出完成最大的产值。因此,用产值工资率指标来考核人工费的支出水平,可以很好地分析人工成本。 2.构成比率法 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及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3.动态比率法 动态比率法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动态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责任编辑:lala 更多推荐: ·2015年一级建造师报名时间汇总(更新中…) ·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网校学员战绩辉煌! · 2014年一建合格标准 /2014年一级建造师成绩查询汇总(全国) ·【考后审核】2014年一级建造师报名资格考后审核地区汇总 ·2014一建晒成绩赢金币 网校高分榜(新鲜出炉)
2015一级建造师辅导课程、辅导书热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