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市政公用工程知识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 (二)搅拌 (1)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并在投人生产前进行标定和试拌,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应按配合比要求与施工对其工作性要求经试拌确定混凝土最佳拌合时间。每盘最长总搅拌时间宜为80~120s. (2)搅拌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水灰比及稳定性、坍落度及均匀性、坍落度损失率、振动黏度系数、含气量、泌水率、视密度、离析等项目进行检验与控制,均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3)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的有关规定。 (三)运输 二、混凝土面板施工 (一)模板 (二)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前应检查其原材料品种、规格与加工质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钢筋网、角隅钢筋等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钢筋安装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传力杆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胀缝传力杆应与胀缝板、提缝板一起安装。 (三)摊铺与振动 (四)接缝 (五)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保湿膜、土工毡、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昼夜温差大于10℃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5℃施工的混凝土板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ld.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 (六)开放交通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责任编辑:亮亮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