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给排水 查看内容

海绵城市建设的排头兵——专访上海砼仁道路技术发展公司董事长钱会生

2015-1-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20|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海绵城市建设与LID系统综合利用技术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设计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砼仁公司董事长钱会生,董事长助理吴惟,副总经理吴雷等出席研讨会。 ...

摘要: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海绵城市建设与LID系统综合利用技术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设计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砼仁公司董事长钱会生,董事长助理吴惟,副总经理吴雷等出席研讨会。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等的各项部署,帮助各单位有关人员掌握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的主要技术内容,学习借鉴国外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先进技术以及应用案例,交流探讨我国低影响开发模式研究趋势和实践方法,熟练掌握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要求和方法技术,提高排水工程设计和防涝设施、管网规划建设水平,切实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和城镇内涝防治工作,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海绵城市建设与LID系统综合利用技术暨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规划设计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上海砼仁道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新兴生态低碳道路科技和材料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响应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与“佳长科技”联合研发的—LID城市低影响开发与雨洪管理系统。利用最先进的低碳生态理念与技术,大量推广使用透水性地面与路面,先进的雨水收集处理技术,将大量再生雨水滞后回渗入地下,结合部分再生雨水储存利用功能,打造城市智能雨洪管理系统。砼仁公司董事长钱会生,董事长助理吴惟,副总经理吴雷等出席研讨会。同时砼仁公司也就海绵城市建设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参会代表一致好评。

  一、让路面透水,扩大城市的海绵体

  1、海绵城市的建设,关键是“城市的海绵”;

  2、城市海绵,取决于城市海绵的“质”和“量”;

  3、扩大城市的海绵量,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之一;

  4、如果将占城市平面面积约30%的硬质基层(道路、广场等)改变成可以透水的,那么,这些硬质基层下面的土质层就能获得雨水,就能变成城市的海绵体,就能增加城市的30%的海绵体;

  5、让道路透水,让广场透水,让停车场透水,让一切硬质基层透水,就能让城市增加至少30%以上的海绵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二、透水混凝土,尤其是透水沥青,是路面透水的关键

  1、透水道路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经历;

  2、道路透水,不仅能够起到降噪防滑等作用,更能将道路上的雨水透入地下,涵养下层土壤,增补地下水,使得路面以下的原本被封闭的土壤恢复生机,成为城市的海绵体;

  3、道路透水,不仅能够透水使得下面土壤变成海绵体,还能保持道路原来的设计功能。

  三、扩大城市的海绵体,“透”、“蓄”、“净”、“用”融为一体

透--:指的就是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硬质基层,在维持原来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透水性;

蓄--:在必要的,可以将透下去的雨水进行储存;

净--:将储存的雨水进行一定的净化处理,达到一定的使用标准要求;

用--:将净化后的雨水,可以应用。比如,用在滴管绿化、植物墙等方面,天蓝地美草绿花香。

  四、扩大城市海绵体,路面透水的一些技术构思

  1、尽快制定透水路面的标准或者是地方标准,可以有针对性或指导性。

  2、依据标准,严格执行《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加绿地、砂石地面、可渗透路面和自然地面对雨水的滞渗能力,”,并作为规划、建设、验收的硬性标准。

  3、建筑建设(尤其是房地产建设中),应该将区域内的路面透水作为一个标准,或者提高这个标准,并和绿色建筑评定等相结合。每一个小区都可以成为小的海绵体,集腋成裘,城市就会变成大的海绵体。

  4、在市政基础设施翻修、改建的时候,也可以要求提高路面的透水性,将一些老的路面逐渐地变成透水路面,让整个城市,不留死角。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