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国街将建抗战时首都风貌建筑 投资5亿元
摘要:重庆民国街将建抗战时首都风貌建筑,由近200栋战时首都风貌建筑组成。民国街二期共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万㎡,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建成并开街。届时,将成为重庆市又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娱乐新场所。 民国时期朝天门码头模型民国街正在建设的二期复古建筑你知道“精神堡垒”吗?这个解放碑的“前身”,日前在民国街亮相了。“高七丈七,按照原型一比一的比例建造。”昨日,重庆两江国际文投有关负责人介绍。 正在打造的民国街二期工程借鉴和融合了全市近200栋建筑的风格,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建筑,你还可以看到闻名遐迩的上世纪20到40年代的朝天门码头。 “精神堡垒”全部是木质材料 民国街入口处的“中央公园”背后树立起了一座四方形建筑,使用的全部是木质材料。 两江国际文投负责人介绍,这是解放碑的前身“精神堡垒”。“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于1941年12月30日,在当时的督邮街广场建成一座碑形建筑,名为“精神堡垒”。碑高七丈七尺,寓意“七七抗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精神堡垒”的旧址上建起了“抗战胜利纪功碑”。重庆解放后,改为“人民解放纪念碑”,市民称之为“解放碑”。 民国街二期的沙盘上有一个仿巴洛克式建筑,两江国际文投负责人介绍,这是仿照位于渝中区中山四路的原国民政府行政院。 此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旧址等建筑也在二期范围内。 重建解放前的朝天门码头 时光流逝,如今再也看不到往昔的朝天门了,不过,上世纪20-40年代的朝天门即将在这里还原。由于临近高洞河,依托此处地形特点,将还原以前的朝天门码头,市民可以看到朝天门老码头的样貌。 两江国际文投负责人介绍,民国街二期共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下二层车库约3万㎡可以停放1020辆车。整个二期工程由近200栋战时首都风貌建筑组成,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建成并开街。届时,将成为重庆市又一个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娱乐新场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