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连牲畜都不喝的水,今天来开会的所有代表和领导,你们谁能喝一口?!这水,条子河流域的老百姓已经喝了十年了!”这是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现场,辽宁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指着自己从条子河带来的两瓶污水,激动地站起来拍了桌子。
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的毛丰美我毛丰美能火 为啥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脸谱” 毛丰美是辽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支部书记,自1993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连任5届全国人大代表,直到2014年9月26日,66岁的他因患结肠癌去世。在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22年中,即便被查出癌症,毛丰美也一次都没有缺席全国人代会,共提出建议、议案200余件,推动解决了农村电价高、农民贷款利率高、粮价太低、农业税负重等与农民切身相关的问题。 作为“农民代表”,毛丰美多次就“三农”问题“放炮”,因敢讲真话的倔强脾气为全国所熟知。2007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毛丰美手指污水,质问领导的惊人之举即是他22年人大代表履职生涯的典型镜头之一。 “为这得罪人,我不怕” 毛丰美的两瓶污水来自辽宁铁岭市昌图县,2007年1月,他在调研中发现,条子河流域跨省污染问题严重,流域内18个乡的9万多农民,十几年一直喝着被严重污染的井水,年轻人无人能通过征兵体检,老年人最高寿命也只有65岁。乡亲们说,谁能帮助解决吃水问题,就给他下跪。毛丰美着急了。离开时,他用两个矿泉水瓶分别装上腥臭发黄的河水和过滤3次后仍呈现白色的井水。 当年全国“两会”,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邀请8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接受媒体采访,介绍履职经验,毛丰美正是其中之一。那一年,因为在全团审议时拿着两瓶污水质问国家环保总局,毛丰美“火”得很。 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正好在审议现场,毛丰美毫无忌讳,扯大嗓门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地提到环境保护,可见中央是多么重视环保工作。可为什么条子河流域的污染问题经多部门长期协调,至今得不到治理!” 华建敏当即要下了这两瓶水,表示会亲自落实。散会后,毛丰美被告知“得罪人”,他毫不在意,“老百姓身体都喝成啥样了!我说的这些算什么!为这得罪人,我不怕,就算处分,我都是农民了,还能处分到哪里去?” “作为代表要了解老百姓的所需所想。”毛丰美在台湾厅面对记者提问时说,多年来他一直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想着为农民说实话、办实事。 敢说真话,帮助条子河两岸居民解决了多年未解的心病,当年,当地政府安排资金为条子河两岸居民打深井,3年后,群众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2012年,中国法治人物颁奖晚会上,一瓶来自条子河岸的洁净饮水送到了现场,站在领奖台上的毛丰美欣喜地大口品尝,直说:“甜,真甜!” “我经常上报上镜,为啥?” 2009年,毛丰美又拿着玉米棒子上了全国人代会,这次他是来反映粮价太低的。 央视记者柴静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记录下这段场景:我正直播说结束语呢,忽然眼前一黑,一个黑影直接从镜头前穿过,全场皆惊。是老毛,嘴里还唠唠叨叨:“我的玉米呢?”他一把从我身边的桌子上拽走了那只黄澄澄的大穗玉米,看都没看这一屋子人和正对着的镜头。一回身,又从镜头前头昂头阔步出去了。 粮价低是大梨树村村民孙广德向毛丰美提出来的,调研之后,毛丰美决定到“两会”去反映。毛丰美跟其他代表吵起来了,为了形象地说明种粮农民收入低在哪里,毛丰美举起从孙广德家带来的玉米棒子说:“这么大的苞米,算上粮食直补,一棒才卖上三四毛钱。不提高粮价、控制农资上涨速度,想要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肯定是不行的!” 不光提出了问题,毛丰美还带来了可行的建议,他提出要构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护粮农积极性,加强种粮成本管控、提高种粮的生产效率和亩产赢利空间,以及实施有效的监管,确保对违反粮食价格政策的行为的依法查处。“两会”结束不久,粮价“小步快涨”就被写进中央文件。当年秋天,粮价涨了2毛钱。 并不是毛丰美的所有建议、议案都像粮价问题一样很快得到答复、解决,对于那些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毛丰美就在接下来的每年全国人代会上继续提,直到解决为止。这对于“认死理儿”的毛丰美是唯一的好办法,农业税就是个例子。 毛丰美是最早提出取消农业税的全国人大代表之一,早在1998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毛丰美就曾经提出取消农业税。农业税自古就有,国家能同意取消吗?一些代表对此表示怀疑,没有得到足够的签字,这条建议也没能形成议案。 此后五年中,他继续为减免农业税调研,约见农业部领导,反映调查情况,探讨收取农业税的利弊,年年关于提交取消农业税的建议。2005年,他终于听到了从下一年起全国免征农业税的好消息。 毛丰美“火”了,面对柴静的提问,被誉为“明星代表”的他也十分“张扬”:“我经常上报上镜,才开会两三天,就有十几拨记者来采访我。为啥?你想想,中央对咱们农民都那么重视,你们当记者的还能不更重视。”在他眼里,真正“火”了的“明星”其实农民。 “两会”时间宝贵,不能浪费时间 毛丰美生活在大梨树村,但有当地村民求他帮助反映问题时,毛丰美也要亲自调研。他认为,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建议、议案都得是在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丹东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何晶与毛丰美一起履职10年,在她印象中,即使有当地村民求毛丰美帮助反映问题时,他也会把只属于辽宁的问题转交给省人大代表,只属于丹东的问题转交给市人大代表。在毛丰美看来,上“两会”的时间是宝贵的,人大代表提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农民整个面,不能浪费时间”。 毛丰美也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国力,他说:“国力没达到那程度要先呼吁,必须有前瞻性。我不可能老当代表,至少在我当代表时我得提。” 22年履职生涯,从农村养老到农业税、粮价问题、电价问题、贷款问题,毛丰美为全国的农民提出的建议、议案不计其数,也正因为为农民“请命”,他平均每年接到全国各地的来信来访500多人次。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人事委副主任李华分管代表工作十几年,2010年1月,不知情的李华给毛丰美打电话,毛丰美说自己在北京,李华追问做什么,毛丰美只说是出差,被再三追问之下,毛丰美患结肠癌在北京做化疗的消息才被外界所知。 2012年,毛丰美写文章讲述自己的履职经历,他在文中说,当好人大代表,必须做到强化责任感、强化学习和强化调研。基于这种责任感,毛丰美一直坚持到参加2014年的全国“两会”。临终前,他对探病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兴城市四家子村党委书记张文成叮嘱,“我还有好多建议没有提,以后就靠你了。”同年9月,毛丰美与世长辞。 毛丰美走后,他在大梨树村的办公室一直空着,房间里大到格局、小到陈设都保持着他在世时的样子。办公室有两个细节,一个是在角落里的规划图,那是大梨树村计划兴建的楼盘。还有就是,一摞摞未拆封的文件袋安静地陈列在毛丰美的办公桌上,村里的副主任温红娟告诉南都记者,那是满怀期待的农民们从天南海北给“农民代表”寄来的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