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发现商代宏大重楼环屋形建筑群
自2012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陕北清涧县辛庄遗址进行了连续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揭露出了一座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的宗教礼仪建筑群。建筑外观呈三重环围式楼宇,中间为夯土台基围成的长方形庭院,院落中间的西部保存有一处主体夯土建筑和门房等设施。 辛庄遗址位于无定河下游支流川口河上游辛庄村东山峁(老爷盖)上,西南距清涧县城约20公里,东距南流黄河约30公里。该遗址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的,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涵以商代晚期遗存为主,文化面貌与清涧李家崖、绥德薛家渠、山西柳林高红等遗址相同。因在遗址发现盗掘现象,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市县相关单位联合组成考古队,于2012年9月开始对遗址行调查、勘探与抢救性发掘,到目前发现了该建筑群基址,及其它的房屋、灰坑及墓葬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商代晚期重要文物。 遗址主体所在的老爷盖由马鞍形的南北两座相连山峁组成,南为前老爷盖、北为后老爷盖。遗址东、西、南三面临沟,北面有一条人工壕沟阻隔了与其它山体的联系,从而将遗址封闭成一个相对独立险要的活动空间。大型礼仪性建筑处于后老爷盖山顶,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商代晚期先民利用山峁顶部的自然地貌,将最高部分四周通过夯土包边,砌石加固,形成高约10余米、顶部约1万平米范围的圆角长方形平台。台面中南部位再以包崖镶坡形式夯筑成两级台阶,整体外围呈现三重夯土台面,保存较好的东、南两侧台面上,可见回廊式重楼环屋建筑遗迹,在其中间部位又构建成一夯台环绕的下沉式长方形庭院。 夯土基础上的重楼环屋复原后和庭院建筑群的整体,占地面积可达4200平方米,规模宏大,相当于著名的周原凤雏西周大型四合院式宫室或宗庙建筑群的三倍,为偃师商城宫城规模的十分之一。在高达10米的夯土高台上构建的多重环屋式楼宇建筑群,外形壮观,形制独特,非常罕见,一定程度上具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的外貌特征。 辛庄遗址是继李家崖、高红等之后,对陕晋高原地区商时期遗址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项目,揭露面积3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的宗教礼仪性建筑,以及其他性质的房屋建筑、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以陶器为主,包括石器、骨器、铜器等各种文物。这些发现是进一步认识陕晋高原地区商代考古学文化面貌特征,生活习俗,经济形态的重要资料。不同形式建筑设施的揭露,和以石刀、石斧等与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的较多发现,清楚的反映了辛庄遗址为代表的李家崖文化先民应该是以山地农业经济为主,并经营少量畜牧活动的生业形态,可能将明显改变过去普遍认为我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属于所谓草原牧业文明的观念。特别是发现的重楼环屋式建筑群,以复杂的结构、独特的设计、宏大的规模、考究的营造乃至修饰,显示了该文化在中国古代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建筑物室内铺设木质地板的形式,极大的超越了中国历史建筑内装的传统,可谓独树一帜,应在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此类建筑形式属于商代陕北地区先民的文明创新,或是存在文化交流影响的原因等,将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的重要课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