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以挪威视角看可持续建筑设计》学术交流活动
2014年11月17日下午13:30-17:00,在三号楼地下二层多功能厅,由院科技委建筑分委员会、建筑院主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协办的《以挪威视角看可持续建筑设计》学术交流活动如期成功举行。活动由院执行总建筑师汪恒主持,邀请了挪威大使馆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尹克婷女士、吉拉尔迪+海尔斯顿(Ghilardi
+
Hellsten)建筑设计事务所首席执行官依达·安德森女士、思诺海塔(Snohetta)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凯·贾斯丁先生、拉修(Ratio)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皮尔·克里斯汀先生等挪威专家学者参与活动,院副院长党政、建筑院副院长崔海东,建筑院13工作室室主任张通、UED杂志执行主编姚京以及众多的建筑师们纷纷赶来,认真专心地倾听讲座,并与演讲嘉宾积极互动,收益良多。
下午13:30,在汪恒汪总的主持下,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尹克婷代办为活动致辞。尹克婷女士表示非常高兴地看到之前开展的工作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也整合了各国资源。她认为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用可持续解决方案应对全球挑战有多么的重要,可持续性也是过去奥斯陆建筑大会的主题。 接着,上半场活动开始。依达·安德森女士为我们介绍了吉拉尔迪+海尔斯顿(Ghilardi + Hellsten)建筑设计事务所两个可持续设计项目的成功经验。第一个是矿业城镇基律纳的整体搬迁项目,为了保持城镇的可持续性,让人们觉得自己仍然是生活在原来的小镇,乐意搬迁,项目不仅创造舒适的环境,还特别注重保留老的传统,比如将老的塔、老的树木都整体搬迁。第二个项目是既有城市奥斯陆老城区的改造项目,通过“复活计划”,让整体区域更有活力,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之后,凯·贾斯丁先生的发言包括三部分,一是对思诺海塔(Snohett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理念和组织方式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强调了建筑设计师在项目过程中对不同专业以及客户需求等多方面的整合能力,二是介绍了其事务所正在做的新项目,比如挪威爵士乐音乐厅、旧金山现代艺术馆等,三是介绍了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做的比较好的项目——“能源屋”,“能源屋”可以把发电和电网联合在一起,“能源屋”的能源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可以又产生新的能源。在“能源屋”项目中主要关注三方面:第一,如何减少能耗;第二,如何产生能源;第三,如何优化能源屋所产生出来的能源。 在简短的茶歇之后,活动下半场开始,皮尔·克里斯汀介绍了拉修(Ratio)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几个代表性医院设计项目,他们在设计中注重安全、效率、方便、舒适、便于扩建、具有艺术性等,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供最佳设计,清晰的表达实现建筑的功能。 演讲结束之后,活动进入现场互动阶段,三位挪威建筑师共同上台面向听众,与现场听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UED杂志执行主编姚京就挪威建筑设计可持续性发展上的经验在中国本土社会环境下操作的问题,建筑院13工作室室主任张通就基律纳城镇移动过程中的土地产权与规划实现问题等与挪威建筑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下午17:00点,活动结束,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远道而来的挪威建筑师们。 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中国的建筑业必须应对来自能源和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挑战。在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质量方面,中国正在寻求国际技术和典范,注重居住者的满意度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挪威十分擅长于将可持续性和环境意识融入到建筑当中,这种经验能够为中国的建筑业带来巨大的价值。本次活动让中国院的建筑师们近距离的与挪威建筑师进行交流,对中国院在可持续建筑设计方面的发展与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