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查看内容

贫困地区如何大修水利

2014-11-27 11:2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9| 评论: 0

摘要: 山区,溪河陡涨陡落,山洪、旱灾频繁,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重点扶持县、湖南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新宁县点燃农民群众大修水利的热情,正在打响一场规模空前的水利 ...


[样本]


山区,溪河陡涨陡落,山洪、旱灾频繁,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重点扶持县、湖南省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新宁县“点燃”农民群众大修水利的热情,正在打响一场规模空前的水利攻坚战。

[调查]

越是贫困地区,越要修水利

高桥镇低坪村,由于山丘起伏,有不少坡地。一遇山洪,土壤表层被一层层剥去,成了“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斗,煮了一锅”。

正月初七,农村仍然四处弥漫着春节的气息。低坪村“坡改梯”项目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一台台挖机将坡地铲成梯田,许多村民忙着培土整地,600亩梯田已现模样。

村支书黄瑞华说,得抓紧时机,把“三跑田”变成“三保田”,还可赶上早稻这一季。

新宁县位于衡邵干旱走廊腹地,干旱缺水正是当地长期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

越是贫困地区,越要修水利。今年初,新宁县委1号文件专门锁定水利主题,打响水利攻坚战。该县明确,按当年土地出让总收入的2.5%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县财政筹集奖补资金,对村级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

越是干得好,越要奖到位

财政奖补政策,“点燃”了新宁县农民群众大修水利的热情。

在罗源水库(小二型)下游,飞仙桥乡五福庙村数十名村民正在修建左干渠。村支书李贤高告诉记者,2011年,罗源水库除险加固后,年年蓄满水,但下游左干渠由于泥巴都盖满了渠道,去年抗旱时只能望水兴叹。

今年春节前,趁着村民都回家了,村里先召开组长会,再由各个组长召开村民会,决心集中一个月时间,把罗源水库左干渠修好,可灌溉1300多亩农田。1300米长的左干渠,如今施工过半,预计总投资14万元左右,县里按50%奖励7万元。

在高桥镇金蚕村5组,一条环山水渠——唐家水圳,已铺上一层薄膜。驻村干部陈力介绍,这条水圳刚刚修好,盖薄膜是防止霜冻。水圳长1100米,216亩农田受益。5组村民按受益农田每亩200元筹资,总投资20万元。5组新塘,淤泥都齐地面了,最近一二十年都没装过水,“一个碗,变成了小碟子”,导致农田易涝易旱。去年冬天,村民们对新塘清淤扩容,平均挖深4米,可蓄水4000立方米。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
  • 我来说两句 ()
更多网友评论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