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泰——因大剧院而美
摘要:数字往往是枯燥的,但中孚泰在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却折射出中孚泰“因大剧院而美“的设计和建造思想,体现出了我国剧院、音乐厅的最高水平。 因大剧院而美,以武汉琴台大剧院暑期演出季为例,7、8月间,钢琴演奏家殷承宗、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等蜚声乐坛的艺术家及海外演出团体,在琴台大剧院轮番出演。高端的剧院,低端的票价,无论城市白领,还是普通百姓,人人都有机会走进大剧院,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因大剧院而美,中孚泰在获得成功后,又投入到未来剧院建设的思考。这些“美“将包含着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大剧院,专业性的“航空母舰”,它的作用就是满足大型专业剧目的演出,这种演出都是在小剧院演了几十场,每场演出都是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作,不断地完善,而且试演成本低。一个好的剧目没有100次的修改和历练是成不了著名的剧目的。第二个就是小型的专业剧场,专业的音乐会、专业的戏曲或者歌剧,甚至包括流行音乐。这部分剧场供专业人士创作剧目,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高层次专业表演的场所。第三个层次就是惠民工程——社区音乐厅,这个部分的数量特别多,也是多功能的,但都花钱不多,把老建筑变成多功能的音乐厅。这些地方离社区非常近,去享受文化生活也非常方便,又很便宜,例如文化宫、少年、社区文化中心等等。目前,中孚泰正在做试验,每一个就投资200万,把它改成100—200人的社区音乐厅。另外还有旧的剧场和礼堂的改造,然后就是会堂、演播厅、多功能体育场馆。因大剧院而美,一直以来,中孚泰都清晰地认知到了文化缺失对于百姓生活造成的危害,所以中孚泰提出在社区成立文化中心,打造戏剧、音乐、舞蹈、民族乐器音乐、西方乐器音乐、非遗、梦工场等7个主题文化馆;全力提升场馆设施,以国际专业标准,提升文化场馆的艺术功能。争取场馆建立起来之后从根本上解决百姓文化缺失的问题,进而让广场舞扰民问题迎刃而解。前不久,中孚泰对一个体育馆进行了改造,除了正常的比赛之外,把体育馆的盖子一盖就进行音乐演出之类,还加了一层观众席,在第二层建了260个包厢,一个包厢一个企业的一年租金就是50万,整个体育馆的座位达到18000个。既是文化惠民工程,也是非专业要求的流行音乐人才的培训基地。 因大剧院而美,还在于中孚泰发现和发掘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活跃的土壤。也只有深耕这片广阔的土壤,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茁壮成长。据了解,我国目前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杭州等30多个城市都新建了投资在十亿元级别的大剧院,总投资约超过1000亿元。而这些大剧院中,中孚泰团队就参与了其中80%的设计与建设。据资料显示,我国2000年至2009年完工的大剧院中,中孚泰团队参与了3座,在2010年至2012年完工的11座大剧院中,中孚泰团队参与了9座,目前在建的大剧院中,中孚泰参与比例近80%。 因大剧院而美,还要坚持做精品文化建筑。中孚泰之所以受到各地和业主的欢迎。关键是它的成功案例。如广州歌剧院是我国第一个达到世界顶级声学效果的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则被公认为我国声学效果最好的音乐厅。在19年的剧院建设过程中,中孚泰与澳大利亚、欧美以及国内顶级声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持续多年的学习、实践、研究、创新等合作关系,在歌剧院建筑建设的实际工程经验中归纳总结,达到了理论的升华,逐步将建筑声学深化设计、剧院技术集成、室内设计融合一体,形成了中孚泰独特的大剧院建设标准。 或许,因大剧院而美,将成为中孚泰服务城市、服务国民的终生之路!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