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行业聚焦 查看内容

打造灵活多元的开放空间:CBC Talk普利兹克奖得主包赞巴克"巨量与当代"演讲 圆满落幕(组图)

2014-11-6 14:1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60| 评论: 0

摘要: 10月30日晚,爆满的同济大学129礼堂CBC Talk演讲现场,600多位观众聚精会神听完法国著名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以“巨量与当代”为主题,关于城市、建筑与当今社会的精彩分享。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 ...

10月30日晚,爆满的同济大学129礼堂CBC Talk演讲现场,600多位观众聚精会神听完法国著名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先生以“巨量与当代”为主题,关于城市、建筑与当今社会的精彩分享。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大家从这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口中听到的不是一语惊人的高谈阔论,有的只是历史与现状的翔实梳理和比对分析,对工业化堆积的巨型城市的忧心,以及对身处其中个体的深切关怀。年逾七旬的包赞先生依旧优雅谦逊,目光柔和坚定,激昂有力的声音传递着这位老者对城市的挚爱,以及对建设快乐开放生活环境的笃定。

此次CBC Talk大师讲堂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BC (China Building Centre)和《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

图:包赞巴克先生两个小时激情有力的演讲,内容扎实,娓娓道来

图:600多人来到同济大学129礼堂CBC Talk现场聆听演讲

图:讲座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巨量”带来的城市问题

包赞巴克先生从不把建筑和城市割裂开来。这次演讲他聚焦于当今城市巨大的数量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以此延伸来讲城市的问题。21世纪人类以一个巨大的数量集中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数量成为决定我们空间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视觉审美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起着关键作用。世界各地许多大城市,如巴西的圣保罗,已经处于崩塌的边缘,因为他们没有严肃慎重地看待处理“巨量”的问题。在这个城市,交通和污染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甚至需要花费3个小时的时间去上班上学,给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不得不说,这种“巨量”被符号化之后,已经变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标志。

巨大的数量的问题是由20世纪工业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而产生的。1922年,勒柯布西耶第一个提出适合百万人口居住的巨量城市宣言。他急于让新的城市彻底替换旧的城市。这种用技术堆积、反自然的设计,忽视场所和基地,只注重经济和效率。

巨大的数量的概念来自于行政和军队的秩序化的模式,简洁有规则,追求整体、忽视单体的个性。

柯布西耶在他的《走向新世界》一书中展示了许多追求标准化、简洁和效率的技术性工业化产品,像汽车、飞机、轮船等可以为大众广泛使用的产品。他设计的是互相分开、独立的、像产品一样的城市。

柯布西耶不喜欢街道,因为街道是很多功能的混合,有住房、街道、树木、管道、商业等等都摆到了一起。所以他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像工业化的生产学习,将区域按照按照不同功能完全明确分隔开来,产生了办公、住宅、商业、教学、体育等多种功能区。

图:LA RUE QUI ASSEMBLE TOUT

图:LA RUE DECONSTRUITE

包豪斯之后,德国的建筑师Hilberseimer第一次展示了他对新城市的方案,呈现出的是一个非常枯燥的机械化的城市。

60年代,安迪沃霍尔创造了符号化、幻觉式的重复性美学,展示工业化时代巨大产量带来的社会问题。

60年代法国在建设新城市时采取的也是简单枯燥的重复和毫无个性的巨大数量的堆积扩张。今天,在法国,与城市相关的很重要的词汇是多元化和混合化。城市的多种功能混合在一起,使生活更有质量。

柏林在战前有很多连续的街道空间,战后重建时请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原有街道的形式被放弃了。不否认新兴城市很有效率,但是这种新建城市需要更多的交通。就像柯布西耶自己说的:它适合所有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场所感的城市,而人类是需要场所的存在感的。

“空”的围合概念

包赞巴克在开始实践初期就非常重视“空”的概念,当时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他在讲房子的时侯,说的不是屋顶或者墙,而是生活在其中的这种“空”的围合空间。中国的老子类似于“空间是来自于围合”的话给了他支撑,使别人开始理解他的理念。

图:“空”的概念是包赞巴克进行设计时的独特的原则和秘密

图:从“空”这个概念引发的是两个实体的“之间”的概念

图:比利时布鲁塞尔一个通过改造街道空间转化为城市空间的改造

高密度的垂直高层

这种在纽约的一个体现就是去建征服天空的高层。随着电梯的技术的发展,纽约的设计师Hugh Ferriss设计的高层,想要通过上下退层的方式,在占了高度的同时也给街道阳光。

柯布西耶追求城市的高度和广度,所以他不停地扩张城市。对比他的充满秩序的“百万人城市”是,曼哈顿的景象(下图最下行)在他看来是非常无秩序的。他说纽约太紧凑太狭窄,没有阳光空气,他想要街道更宽更大。

包赞巴克认为柯布西耶不理解城市,不理解城市的精华。城市的精髓在于它是不同时代的沉积,这才是一个城市最美的地方。

这种追求数量的城市扩张来源于火车机动车还有快速通道管道,它们把城市完全分裂开,城市和街道成了完全被分立的区域。

图:墨西哥平面式的扩张

图:城市的扩张应该像是一个迷宫,而不是像上面所展示的那样,秩序井然

区域分割产生的另外一个效应就是,贫富两级分化,贫民区和发达区域形成对比。

居住的社区被交通割裂了,在包赞巴克看来,城市应该是居住和交通两个支持和谐共处。

大量的简单的重复的住宅让人觉得自己像蚂蚁一样生活在城市里。基本很少有人能在其中找到自我,而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性。

60年代的一个方案:通过有秩序的结构,给了每个人自由化的布置,而不用生活在单一的居住条件下。

图:40年代在摩纳哥的采用自由的新形式的一个方案

图:位于法国的一个方案

对基地特殊性的考虑和回应

包赞巴克说我们做每一个项目的时侯都需要考虑基地,对其特殊性做出回应。当他开始工作的时侯,机械化、标准化、重复性的现代主义模式已经过时,对数量的追求已经减弱。他就开始思考每个基地的特殊性,追寻每个基地的最大的潜力,更有效地符合功能,达成任务书的要求。这之后一种崭新的方式在很多的国家出现。

通过这些一点一点的尝试,从80年代开始,他可以开始要求甲方不追求大的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而是注重追求一些小的细节,比如门窗等。更后来就出现了电脑数字化,为处理小规模和特殊性的东西提供了可能性。技术为解决方式提供了支持。

包赞巴克在做巴黎13区的一个住宅时,不希望去重复,希望去给每个住户不同的居住形式。他没有设计一个巨大的单体,而是设计了7个不同的房子,通过间隔和周围的公共空间把它们连在一起。因而做这个项目时,他更多的工作是在处理这7个不同单体之间的连接关系。

巴黎音乐城

当包赞我参加巴黎音乐城项目的竞赛时,我最先考虑的问题是对基地场所的研究。因为左边是巴黎音乐学校,当时有2000明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它的功能非常复杂,我需要把人在其中的复杂工作空间更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包赞巴克没有追求整体统一的外形,而是把空间散落化掉。把有隔声需要的空间组合在一起,同时把里边的公共空间完全打开,让光线进入建筑内部。

柏林法国大使馆

这个基地的特殊性是因为战后全部摧毁掉后,红线非常紧张。包赞先生认为要成功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封闭的基地的条件下,去创造很多不同高度的内部庭院,使空间有不同的层次,通过连续的走道让所有的空间联系到一起,而且能带出自然光线去服务不同的体量。另外, 他运用开放街区的概念,使近景和远景融合。

开放式街区

包赞巴克拒绝完全封闭的街块,把它们打开,让自然光线进来。 这种开放式的设计,第一,维持了传统城市连续的街面;第二,允许不同的功能(包括住宅、办公等)能够更灵活地进来。同时,与以前传统城市只有的一个立面相比,开放街区有四个立面可以进行发挥,允许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同一个街块中进行融合。

图:传统街区vs.开放街区

在2009年,包赞巴克建议通过结构化的道路重新把分裂的地块秩序化地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当代社会有两种浪潮模式,一种是完全工业化的,一种是追求这种有独特性的城市,这两种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不能说哪一种更好,它们同时存在,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比如在纽约和上海都是一样的,有简单重复的大批量的生产的模式,也有追求独特性的建筑。

MASSENA大街区规划

包赞巴克1994年参加巴黎塞纳河左岸计划的一个竞赛。他为建筑师们设计了一套原则,建筑师们可以在这个规则范围之内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去自由组织设计。开放街区的公共空间有时侯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不能让公众进去,但是人在街道上走的时侯,可以看到街区内部的公园,树木,及互相之间的关系,有视线的开敞性。

图:计算机模拟的体量演变过程

图:很熟悉又都很不一样,允许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路易威登大厦

白色系磨砂玻璃的处理与对面黑色系的IBM大楼形成对比,减弱了其影响。棱柱形的立面形体通过不同玻璃材质的处理塑造了直冲云霄的视觉效果。这栋在纽约街头的独特建筑已经成为路易威登集团重要象征。

ONE 57住宅楼

建筑南部笔直,北部则像瀑布从天而降,立面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形成流动的线条自上而下,强调出建筑的竖向高度。

400 Park大厦

建筑的形体进行了特别处理,经过切削后的棱柱体最大化了阳光的射入,同时很好的满足了纽约城市规划的原则。

接下来,包赞巴克通过展示几个分布在不同国家的方案,向大家展示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功能和气侯。因为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说“我不能简单重复一种风格和材料,必须有针对每一个方案比较特殊的设计。”

埃尔热丁丁博物馆

这个方案的概念是做一个画框一样的东西。存在于一个大空间之内的四个不透明的体块,通过一部电梯和若干走廊将整个流线联系起来。

巴西里约热内卢音乐城

巴西音乐城就像是一个小的城市,被巨大的结构抬高到10米处,这里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山和海。Fernando Chacel 设计的热带花园和水景结合在建筑之下延展开来。10 米高台是一个公共场所,一个聚集所有观众通向所有场所的地方。

卢森堡音乐厅

包赞巴克先生想要设计一个环状的“树林”去包裹这个音乐主宰的空间,并试图通过穿越这个空间的过程来忘却周遭环境的嘈杂,由827根立柱组成的无边柱廊,构成了音乐厅周边的观众休息大厅。

卡萨布兰卡歌剧院

在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广场设计了一个相对对称的方案,但是同时又强调了城市群落的建筑形式,这些巨型的体量也可以容纳商业。这个建筑是可以开启的,晚上的时候可以搭成一个室外舞台用于表演。过滤网面一样的材料是北非国家特有的窗的形式。

苏州文博中心

这是包赞巴克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于2013年通过竞赛中标。宽敞的人行天桥和步道横贯东西,把太湖新城中轴引向风景如画的湖面。飘带般的外形灵感来源自昆曲的水袖和苏州的飘桥。整体建筑利用飘带般交织的曲面把位于中轴线两边的相距百米的两座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北侧包括一个1600座的大剧院,600座的小剧院,6个厅的电影院和一个IMAX厅。南侧包括博物馆,城市展览馆和会展中心。

图:UED执行主编柳青女士为包赞巴克先生颁发CBC Member荣誉证书

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规划局原副局长伍江先生和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叶松青先生分别为讲座致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先生在讲座之后进行总结发言。

图:感谢包赞巴克事务所中国项目负责人王宁先生为演讲做现场翻译

包赞巴克先生与嘉宾交流合影


照片拍摄:高文仲

文章编辑整理:康娟

讲座内容相关图片由包赞巴克事务所提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