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 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成功召开

2014-10-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48|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成功召开,筑龙网作为特邀媒体进行报道。 ...

摘要: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成功召开,筑龙网作为特邀媒体进行报道。

“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

      适逢建国65周年,人民大会堂建成五十五年。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的“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今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
      参加本次座谈会嘉宾有:陈书栋、常沙娜、王炜钰、罗健敏、赵景昭、吴德绳、熊明、李国胜、周治良、王惠德、刘开济、郑光中、何玉茹、毛大庆、王舒展等人。

“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

      座谈会首先由《建筑创作》杂志王舒展带给大家“人民大会堂”照片及历史资料专辑。引起前辈们的回忆与共鸣。
      会中,当年参加人民大会堂设计的老一辈建筑师及艺术家,以及后续参加改扩建及维修的相关人士及设计者们,畅谈半个世纪前的建设历程,传承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

“经典回放”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座谈会

      老一辈设计师、建筑师们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讲述了当年人民大会堂建设前后的故事。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次设计与建筑。回忆了周恩来总理对人民大会堂“水天一色”的设计宗旨的高瞻远瞩。

      老一辈建筑设计师们,不忘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存在的遗憾,对当年在冬季施工中的隐患表示担忧,并提到应该加强对建筑文化的传播。指出我国当下某些建筑的奇怪风格,纠正设计应遵循“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的遵旨。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的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参会专家发表观点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专家们热情的讨论和发言。带给我们一堂生动的口述历史课!作为年轻人应向老一辈人多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做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建筑。


>>拓展阅读
      人民大会堂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1949至1959年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人民大会堂集中了当时全国各地的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加班进行建设,仅仅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从设计图纸到从内到外所有装修及设备的安装调试。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