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工程管理 查看内容

短命工程“大戏”联播

2014-10-1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1|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面对当前项目建拆“一阵风”的怪相,唯有通过扭转各级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绩观、用制度关紧城市规划中的表决权和决策权实现项目建拆的“透明化”,才能彻底从根本上治愈项目“英年早逝”的陈年痼疾。 ...

摘要:面对当前项目建拆“一阵风”的怪相,唯有通过扭转各级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绩观、用制度关紧城市规划中的表决权和决策权实现项目建拆的“透明化”,才能彻底从根本上治愈项目“英年早逝”的陈年痼疾。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耗资8亿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地铁建设需要“推倒重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陈家祠是广州的文化名片之一。2009年,广州市荔湾区投入8个多亿元对陈家祠进行扩建,将古祠周边的建筑拆除,改建成“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而如今,原先“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已被挖得面目全非。

    耗资8个亿巨资的扩建工程,到如今却沦为了仅有4年寿命的“短命工程”,而终结其存在的“罪魁祸首”竟是同样也称得上市政工程大手笔的地铁建设项目。到这,“陈家祠广场案”可谓告破,但却留下了更大的疑惑:为何两大工程竟能如此凑巧的撞车?难不成在规划扩建广场前不知此处已规划有地铁项目?种种疑惑更让此宗事件蒙上了神秘面纱。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陈家祠广场这样推倒重来的“短命工程”早已并非个例。反观近年被曝出的一长串“短命工程”名单,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耗资4000万元建成的重庆渝西会展中心仅仅投入使用5年,因在原址上修五星级酒店被拆;湖北首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因位于即将动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之间,不得不为武汉耗资200亿元打造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计划“让路”;投资2.7亿元的云南省河口的“边境明珠”在完工3年后被拆。如此高频率的短命工程“大戏”联播,着实有点让人目不暇接。  

    不得不说,近些年各地“工程命案”频发确有因质量问题而不得不拆的那些“死得其所”。但更多的还是那些正处黄金“青壮年”时期,却因各种原因被剥夺生存权的“英年早逝”。如果有心细查之更不难发现,在这些“来去匆匆”的项目背后总少不了那些心怀唯GDP论英雄、好大喜功及面子工程等错误政绩观的领导在其中扮演着始作俑者的关键角色。  

    笔者以为,面对当前项目建拆“一阵风”的怪相,唯有通过扭转各级地方政府的畸形政绩观、用制度关紧城市规划中的表决权和决策权实现项目建拆的“透明化”,才能彻底从根本上治愈项目“英年早逝”的陈年痼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