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暖通空调 查看内容

文艺界人士享受没有暖气的冬天 人类有御寒本能?

2014-10-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24|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在冬天集中供暖的美国,有一大群人却选择了没有暖气和空调的生活。调查发现,这群人大多属于特立独行的文艺界人士,靠着坚强的信念抵抗着严寒,试图在没有暖气的环境下变得更加强壮。 ...

摘要:在冬天集中供暖的美国,有一大群人却选择了没有暖气和空调的生活。调查发现,这群人大多属于特立独行的文艺界人士,靠着坚强的信念抵抗着严寒,试图在没有暖气的环境下变得更加强壮。

美国特立独行文艺界人士 享受没有暖气的冬天

 

  56岁的雕刻家贾斯滕·拉达说,当洗涤盆里的海绵冻得像木头一样硬,当牙膏结了冰,当冰箱自动切断了电源,就说明天太冷了。他在纽约下东区的一个没有暖气的阁楼里住了30年,为这样的极寒天气发愁。可他还是整了一整脖子上的黑色羊毛围巾和帽子,乐观地说:“冬来冬又去。”除了围巾和帽子,拉达先生在家的时候,还会把手套、毛衣、毛拖鞋也一并穿好。
  为当代艺术博物馆工作的拉达先生,很久以前就决定在没有中央暖气系统的房子里生活。因为安装中央暖气要给木制屋顶绝缘,将会破坏原木的良好声学效果。“这个理由听起来不成立,但是我喜欢听音乐,没有中央暖气的房子音效更好。”他租了这个未经装修的阁楼,每月的租金只有300美元,还不到很多人一个冬天的电费。
  除了节约电费和听音响之外,拉达先生的冰冷小屋带来的最大好处,可能是让他变得和蒙古包里的养鹿人和某些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一样,在寒冬腊月里愈加健壮。


  艺术家为节省开支受冻


  3年前,西雅图一位环保主义者迪安娜·杜克发起了一项“冻结你们的屁股”(FreezeYerBuns)的运动,鼓励人们冬天将空调温度调到华氏55度(即摄氏12.7度)。在此之前,缅因州一对夫妇尝试在没有火炉的房子里生活,并且把他们和寒冷抗争的经过发在博客上。如今,很多普通的美国人都自愿降下空调温度。
  他们为何如此坚持?怎么抵御寒冷?
  21岁的行为艺术家杰克·迪贝勒住在巴尔迪摩一个没有暖气的仓库里,同住的还有5个室友和两只猫。仓库有混凝土墙壁、巨大的落地玻璃和飞机库一样高的屋顶,“意味着就算室外暖和了,我们的房子也要一个月以后才能赶上室外温度。”迪贝勒说。
  这个仓库的总月租金是2200美元,分摊到6个人头上还是很便宜的。最重要的是,仓库里有一个很大的舞台,迪贝勒和朋友可以在上面排练,“我可以在自己家里实现梦想。”至于加热器,一来太贵,二来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心理安慰剂。迪贝勒和室友在客厅中央支了一个圆顶帐篷,“或者说部分像个帐篷,我们在帐篷的框架部分盖上被单,塞进阿富汗毛毯,再把猫拖进来。有时候,我们很绝望,很渴望有个有暖气和矮屋顶的家。但是,想起和5个好朋友住在一起、一同创作,告诉自己最终会暖和起来,我们就会把一切牢骚咽进肚子,然后裹上一层又一层被子。”
  而对匹兹堡的丹尼尔·马克劳斯基和室友来说,温暖他们的不是衣服,而是乐观的生活态度。22岁的马克劳斯基曾经做过停车服务生和海报张贴员,正在写一本小说。去年,马克劳斯基花了4.1万美元买了一套翻修过的两层楼百年老宅,把这套房子变成一个“作家之家”,只是没有女佣、大餐和足够的暖气。
  马克劳斯基给一些还未成名的作家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免费住宿。房子里有壁炉,但是他的经费有限,壁炉大多是熄灭的。他说,当他觉得必要的时候,会把厨房里的一个火炉烧着,这样温度能升到大约华氏50度(摄氏10度)。木柴很贵,他只能依靠捡来的树枝树叶,或者是别人丢弃的树木。
  “我们有一个叫特伦斯·霍金斯的作家,上个月有一天我在给火炉生火,他瑟瑟发抖地在写东西。我想,他的开篇可能是:‘大家好,我是特伦斯·霍金斯。我是一个穿着斜纹尼夹克的老男人,如果我在发抖,那是因为我很冷。’”马克劳斯基给自己取暖的办法是在咖啡店里蹭暖气,还有就是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和他住在一个房间里的女朋友,不会生气吗?“让她生气的是用水用电。我们都努力保持乐观。”马克劳斯基说。
  23岁的乔·埃亨和4个室友合租了一个仓库(月租金3000美元),他自己的房间里有取暖器(共有5个卧室和一个地下室)。但是浴室和公共客厅是“被遗忘的角落”。他说,每年的11月至下一年的3月间,洗澡是很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室友把自己的卧室一周5天贡献出来做浴室,这样卧室里的温度能升高华氏10至20度(摄氏5.5度至11.2度)。“人体是最有效的加热器。”他最成功的取暖方法很具浪漫色彩:去年他交了一个女朋友,绝大多数夜晚他都在女朋友家度过。


  人类有强大的御寒本能


  还有一些人寻求寒冷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行为科学作家威妮弗雷德·伽拉格尔在纽约上西区有一套带暖气的房子,但是每个冬天她都有个把月的时间在一个非常原始的学校宿舍里度过。她用的水来自山上的溪水,当温度零下之后,她就没水用了,但是她有一个火炉。
  如果室外有华氏20度(摄氏-6.6度),室内只有华氏15度(摄氏-9.4度)。伽拉格尔会点着火炉,出去散个长步,等她回来的时候,室内温度能达到华氏50度(摄氏10度),睡觉时达到60度(摄氏15.5度),在她睡着的时候温度会骤跌到冰点。“如果室内温度是华氏15度,你唯一的困难就是暖和起来。”她说,“我们并不是要进化成在有暖气的房子里看一整天电视的人类。”
  到底多冷才是非常冷?有合适的装备,人类可以忍受巨大的温度骤降。有着丰富探险经验的彼得·哈克特博士曾经攀登过埃佛勒斯峰等世界高峰,他经历过的最低温度为华氏零下50度(摄氏-46.7度)。他说,过程非常痛苦,但他还是在全身装备的帮助下活下来了:保暖内衣、层层羊毛衫和鸭绒夹克。
  彼得·哈克特博士说:“遇到寒冷,我们的反应是点起火炉,穿更多衣服。但是对那些选择不用取暖器的人或者生活在极端严寒气候下的人,他们的生理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甲状腺功能增强,产生更多的热量,新陈代谢也发生变化,促使人体燃烧更多脂肪,制造更多热量。”
  极端严寒的天气下,那些经常在室外工作的人,会有些许血管舒张。“但是这些适应寒冷发生的变化不明显。和人体为适应高海拔和高温而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有限的。运动员进行为期10天的高温训练,效果会非常明显,但一个星期的寒冷训练却不能改变什么。”


  寒冷也有寒冷的好


  如果住在科罗拉多州Ridgway的景观设计师简尼特·史密斯听到这个,肯定很失望。53岁的史密斯女士住在一个1894年建的石头房子里。这个充满诗意的小房子不适合安装供暖系统。一年到头,当有阳光的时候,史密斯女士只能打开窗和门,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太阳能板。“住在非恒温房子里的最大好处是你必须室内室外来来回回地跑。其实克服了对困难的害怕就行了。”她说。
  Ridgway的冬天非常可怕,“一连5个月都是冬天,地上都是积雪,气温都在零度以下。”但是史密斯女士的房子通常都比外面高华氏10度(摄氏5.5度),她可以在火炉旁取暖,但是热量都沿着木头屋顶的缝隙飘了出去。
  史密斯女士身体很结实,她认为,任何人都能在和她一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只是要穿好合适的衣服。“我觉得很多人不懂怎么穿御寒的衣服,滑雪穿的衣服并完全适合在室内穿。”她喜欢穿曲棍球靴、羊毛裤和鸭绒衫,但是她的鸭绒衫洗碗时很碍事,还会发出的声音。
  她还采取了很多其他抵御严寒的手段。为了不让自来水管冻起来,她让龙头保持滴水状态,每分钟15至30滴,滴得太多的话会让水池里的水结冰,餐具冻结。为了不让抽水马桶冻起来,她还持续给厕所冲水。她说:“我的石屋很漂亮,我喜欢住在里面。和自然材料住在一起是最美的享受。”
  有些朋友担心这样的房子会让不耐寒的异性望而却步,而且也不能举行派对,史密斯女士承认:“我不是一个喜欢娱乐的人。”
  “我是那种停了电还能继续做事的人。我们不能因为天冷就停止生活的进度。寒冷让人们害怕,人们不希望和我这种住在寒冷中的人有关系。”
  文章开头提到的拉达先生也不喜欢娱乐,但是偶尔也会有客人来过夜。“有几个日本朋友来过我住的地方,他们离开的时候,鞠着躬严肃地对我说:‘看到你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深感抱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