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岩土工程 查看内容

郑州西三环半年塌陷13次 各方原因“打架”

2014-9-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55|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据统计,半年内郑州西三环路面至少发生13起塌陷事故。郑州市政府召集的专家组称,中原环保在此处进行顶管施工时,造成地下土质松动;中原环保称,路面塌陷是该区域地下排水管线不完善,不明水源长期冲蚀作用 ...

摘要:据统计,半年内郑州西三环路面至少发生13起塌陷事故。郑州市政府召集的专家组称,中原环保在此处进行顶管施工时,造成地下土质松动;中原环保称,路面塌陷是该区域地下排水管线不完善,不明水源长期冲蚀作用下形成。到底谁之过?

西三环塌方,水抽完等开工。

  回应
  曾查出34处不密实区域
  但未发现空洞
  有知情人透露,因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及时执行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在紧急会议上被点名批评。面对外界质疑,昨天,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西区供热分公司调度中心主任何冰给予回应。
  9月2日,中原路西三环立交桥下路面塌陷,形成约20立方米的空洞。而这个位置,恰好位于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施工上方。
  何冰说,当晚查看完现场后,次日便邀请数位关于地质、结构及道路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勘查。
  9月9日勘查完毕后,何冰说,他们做了一份《郑州市中原路西三环交通枢纽路基脱空探测报告》,呈交给郑州市政府。报告中提到,利用地质雷达,在中原路西三环300平方米、深度1.5米至3米范围内发现疑似不密实区域34处。但此次勘探,并未发现空洞。
  报告中,专家组对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提出4点意见,包括对不密实区域的注浆处理。不过何冰表示,由于连日下雨,他们尚未来得及执行专家组的建议。
  再探
  受天气影响
  塌坑点暂无法开挖深查原因
  原计划于9月16日晚挖开中原路西三环塌陷路面,但因受天气影响,位于该路段立交桥下的两处塌方点土质松动,坑内存留大量积水。考虑到施工人员安全,此计划暂时搁置。
  昨天在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监控排水管,将9月2日及9月15日晚的塌陷点内的大量积水外排。该工作人员称,昼夜不停排水,还是排不完,“可能是因为一直在下雨,也有可能是还有渗水源。”
  在距离塌陷点几米远的中原路西三环口西南角,河南商报记者看到,由于连续降雨,该积水区域进一步扩大、加深,在该路口西北角,正在围挡铺设雨水管道。
  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称,该雨水管道是西三环项目的配套工程,原计划于9月完工,可能受天气或其他原因影响,工程或将延期。“雨水管道不接通,积水不及时排出去,西三环还得塌。”一知情人说。
  昨天上午,专家组再次召开座谈会,考虑到天气因素,要求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先进行排水,使塌陷区恢复到原土,等到雨停后,再交由郑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全线开挖。
  争议
  到底谁是塌坑“元凶”?
  昨天上午的会议上,专家组初步分析了造成此次塌陷的原因:1.中原环保在进行顶管施工时,造成地下土质松动;2.中原路西三环口西南角积水,因雨水无法及时排除,便顺着通信井盖下渗,侵蚀疏松土质,造成塌方。
  不过,何冰说,9月2日塌方发生后,公司邀请数位专家现场勘查,一致认为,中原路西三环路面塌陷和形成空洞是该区域路面地下排水管线不完善,在地下不明水源长期冲蚀作用下形成的,并非是该公司顶管施工造成的。
  而9月15日的塌方点,距离9月2日塌方处不远,何冰表示,专家再次分析,一致认为和9月2日塌方原因一致。
  何冰介绍,今年7月11日,中原路热力管网敷设工程(西三环至秦岭路)开工,由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项目进行到中原路穿越西三环时,发现地下管网“层层相扣”。“至少4层管线,自来水、雨水、污水、中水,还有燃气管线,铺到9米深的位置,我们只能在地下9.5米处顶管。”
  “顶管只会引起路面下陷,不会造成大面积空洞。”何冰说,7月份下雨时,中原路西三环口西南角的积水深达40厘米,“之后,水到哪里去了?肯定是渗下去了。目前,关键是解决路面积水问题。”
  “只有雨水管道对接好,路面积水问题才能解决。”何冰说,“到底谁的责任,还得进一步认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