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中国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因为城市规模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匮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而常年超采地下水已使石家庄成为南水北调中线经过地区的最大地下漏斗。
石家庄,为接收“南水”的西北水厂已基本建设完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将使河北每年获水30亿立方米。其中,7.82亿立方米水将输送给石家庄。这座城市约半数人口将从中获益,工业、农业以及地下水生态也将得到巨大改观。 石家庄灵寿县北岗村的机井有三十年了,真的老了,以前浇一亩地用不到一小时,现在要三四个小时,村民们眼巴巴地瞅着细流呜咽着蹿出管道,干着急。 八月份的北岗村,原本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地里的很多玉米秆还只有一米多高,结着小棒棒。 早在十多年前,北岗村的李香花(音)就感到地下水越来越少了,以前28米的饮水井打不上来水,后来几家邻居合伙打了50多米的深井。 尤其是今年,村民们每天晚上守着7点半的天气预报,可八月都翻篇了,也没等来一场透雨。好在年初就预测到了这场干旱,县里打了六口更深的新井,把输水管道铺设到各家的玉米地里,继续依赖地下水,缓解了旱情。 现状 地下水超采严重 漏斗面积扩大 在河北省水利专家魏智敏的记忆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石家庄,地下水离地表很近,人们拿扁担就能从井里打到水。那时,乘船从天津,经大清河、子牙河就能到石家庄,再由流经石家庄的滹沱河,便可到达石家庄的正定、藁城。然而,现在的滹沱河,除市区流域为城市景观留有一段河水,其余流域几近断流。 石家庄从1996年到现在一直干旱,当年的石津运河早已成了灌溉渠道。以前水泵就能将地下水抽上来,后来机井下卧都够不到了,再后来用工业深井泵,百八十米深才能抽到水。“从到处是水、人人怕水到人人盼水,如今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人人盼水。”魏智敏感叹。 石家庄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盖瑞杰介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城市规模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天气干旱,降雨偏少,滹沱河、冶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量减少,导致水资源总量减少。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一个无奈的现实是,石家庄不得不依靠过度开发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农业用水来维系经济的增长。即便如此,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尖锐,石家庄年均缺水仍达12亿立方米左右。 据盖瑞杰介绍,目前石家庄市地下水超采严重。以2013年为例,石家庄市总用水量31.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4.1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近百分之八十,地下水超采10亿多立方米。 地下水超采造成严重的水生态问题。根据石家庄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办提供的数据,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地下水的超采,漏斗面积和深度逐年扩大,现在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面积达到456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52.28米,并且仍以每年1.2至1.5米的速度下降,成为南水北调中线经过地区的最大地下漏斗。 限制 高新区拒绝高耗水企业进驻 位于石家庄东部和西部的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在为水发愁。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目前,区内注册企业已有2100多家,高新区面积75平方公里,分为科技产业园区和科技创业园区,主要以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发展信息产业为主。 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管理局水资源办公室负责人范天力介绍,考虑到石家庄的缺水环境,高新区拒绝高耗水企业的进驻。目前高新区的年用水量是600多万吨,全部为地下水。高新区统一配备的老水厂开采的都是地下水,日采5万吨,满足生活和部分生产用水,而很多企业也都有自备井为生产供水。 范天力说,开发区南部在2010年刚刚扩区起步,还有很大的招商引资空间,“仅凭原有的日采5万吨的老水厂,水资源供求会十分紧张,眼下,老水厂日供水已经不足4万吨。” 因为水资源的匮乏,石家庄的很多企业都背负着节水的重任,为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自建污水处理厂等花费不菲,以缓解城市和自身的用水紧张问题。 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石家庄的“用水大户”,一直在寻找优化利用水资源的举措。二十多年前,企业的自备井打的出水量就开始下降,“公司对原有系统实施用水工艺改造,降低新水消耗。”公司负责用水管理的工作人员申朝晖说。 此外,2005年,石钢公司投资建设一座综合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料场除尘、绿化等,每年可回收利用中水大约350万吨。目前,公司能用中水的循环系统都使用中水补水,“占总用水量的大概三分之一。”申朝晖说,公司也因此在节水方面做出巨大投入。 除了工业生产受限于水资源匮乏,近年来,石家庄市农业局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不断调整农作物结构,寻找抗旱作物品种。石家庄市农业局种植处一名负责人介绍,不断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如说油葵、豆类等耐寒的小杂粮。今年比去年增加近5万亩。个别山区改上茬小麦下茬玉米为上茬春玉米下茬菜,以减少用水量。 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城市供水,石家庄市一直在以牺牲生态用水、农业用水为代价,农业后续产业的优势难以发挥。而寅吃卯粮的地下水超采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依赖地下水灌溉的农业在干旱年变得尤为脆弱。 石家庄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尤其是今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6成,南平旺、下观两座中型水库已接近死水位。231座小型水库中,180余座已干涸,平原井灌区地下水埋深已达39.21米,较上年同期下降1.54米,有近2.4万眼农用机井出水严重不足,有4600多眼报废,无法保证正常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