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不容错过的活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为大家奉上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每日看展、听讲的攻略!时间、地点、人物通通都有。
1.“山水城市”—马岩松个展开幕 时间:2014年9月2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一层悦廊(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嘉宾:马岩松、顾孟潮、王明贤、包泡、李翔宁、方振宁、周榕 主办:MAD建筑事务所 参与方式:14:30开始入场,免费需报名,悦廊入口核对入场 【马岩松】 出生于北京的马岩松,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 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中国木雕博物馆及假山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山水城市”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2014年,马岩松赢得芝加哥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的设计权,成为首位获得海外标志性文化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个展、出版物和艺术作品,与公众一起探讨城市与建筑的文化价值。
2.设计之都(北京)年会暨市长论坛 时间:2014年9月27日周六9:30-13:00 地点:中华世纪坛小剧场(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 嘉宾: 郭理桥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 比森特·瓜里亚尔特 巴塞罗那市首席规划师 宁家骏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卡斯滕·豪鲁姆 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府文化休闲处首席执行官 托马斯雅各布森 丹麦哥本哈根市政府 塞尔索·费雷拉 葡萄牙帕雷德斯市长
3.艺术介入:艺术社区联盟2014年会 时间:9月27日(周六)13:45-17:00 地点:中华世纪坛小剧场 2014艺术(艺术装修效果图)社区联盟年度主题年会,以“艺术介入”为主题,围绕艺术介入社区、艺术介入消费、艺术介入的方法及影响力等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介入方式展开,论坛邀请建筑、艺术、地产、文化、媒体等相关专业及行业的专家展开分享及对话,并有国内外优秀的艺术社区经典案例探讨。同时,年会期间,将会设置 “艺术社区联盟”倡议、战略合作伙伴签约及颁奖活动等内容。 特邀嘉宾主持: 陈展辉:马达思班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建筑之外”发起人 主题演讲嘉宾: Michele Brunello:201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策展人 史健:著名建筑评论家、策展人 Tony Brown: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师/博导、美国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前院长 吴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钟悦:嘉里海楹台项目负责人 “艺术介入”对话沙龙嘉宾 陈涓涓:独立设计师 罗雷:深圳市诚品地产董事总经理 隋建国:著名艺术家 王舒展:《建筑创作》杂志主编 汪震铭: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旅游设计分院副院长 赵力:中央美院教授、中国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负责人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邮箱进行报名哦 报名邮箱:BJDW_ACA2014@163.com 或 QQ:2531255503
4.手造未来:北京手工艺人遇见设计师 第一场:工艺的回归? 时间:9.27(14:00-16:30) 地址:大栅栏劝业场 手造未来是一个由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开创的研究平台,旨在探索当代工艺的未来以及21世纪手工设计者的实践作为“变化因子”的可能,尤其是在与全球环境、可持续性、创新问题等相关的领域。活动在2015年步入第四届,现已成为同类型中一个重要的国际聚会。英国手造未来活动被作为为期两天、内容密集的活动,采取乡野度假的风格,融汇了国际主旨发言、主题分组会、研究作坊和基于实践的展览活动。 该活动活动由四个主题部分:工艺的回归?物质世界、创造空间,还有工艺2.0。每一部分都以概览开始,然后是四个独立的展示活动,又或者是工艺人、设计师、居民、当地商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家和理论家基于实践的观点分享。 这一部分将是“手造未来:北京”项目的导入,介绍其目的和主旨。分组会将指涉许多会在其他分会详细讨论的观念、主题和趋势。从当下发展进行外推,会议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经历(事实上这也正在发生)小规模生产消费的再现,而这又是基于相对本土的工艺企业、设计投入生产和手工艺的微制造。这一回归又会因接下来十到十五年的“再支持”风潮得到加强,在该潮流中,许多中性制造者将脱离大容量全球性生产链而转投更具地域性的生产和消费网络。 演讲嘉宾与议题: 《手造未来:北京》 毕月 北京国际设计周创意总监 《由造而思—建设中的未来》 Malcolm Ferris 手造未来策展人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智慧》 卢志荣 看见造物设计总监 《百年品牌》 Catherine McMahon 研究员,设计师 《进化的哲学》 Stellar Works 手造未来北京项目伙伴(上海)
第二场:物质世界 时间:9.27(17:00-19:30) 地址:大栅栏劝业场 这部分将探讨小型制造者和公益人主动探索微经济和社会可持续项目政治的方式。有时候这些项目会涉及新物质创新和(或)追求物质来源的本地化。通常会包括扩展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方法,而这又是通过修补、循环再用、升级回收等创新形式,还有重新构造等实现。人们越来越希望发展主动的封闭环路方式联系可持续发展设计,并在此之上构思新方式。 演讲嘉宾与议题: 《制造、撤销、再造——可持续性和设计》Paul Micklethwaite 课程导师、金士顿大学可持续设计学硕士 《可持续性与丹麦手工艺系列(CC18)》Pil Bredahl 丹麦手工艺系列2014策展人 《再度利用》Instant Hutong Stefano Avesani、Marcella Campa 建筑设计工作室 《探索中国传统》 杨丹凤 设计师 《可持续的建筑和设计》Mauricio Arruda 建筑师,设计师
5.2014展陈设计+开幕活动 时间:15:00—19:30 地点:北京歌华大厦首层 主办: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 联合承办:北京歌华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 来自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顶级设计工作室将与中国本土团队一起,以各自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叙事和美学理念。同时,乌维·布鲁克纳(Uwe R. Brückne)、吉拉德·德霍尔特(Gerard de Gorte)、尤尔根·迈尔·H(Jürgen Mayer H.)三位国际展陈大师将聚首展览现场,参加论坛,与中国设计师和展陈设计爱好者交流对话。 演讲嘉宾: 乌维布鲁克纳 Uwe R. Brückner 德国Atelier Brückner 事务所创始人、创意总监 Founder & Creative Director of Atelier Brückner, Germany 对展陈设计+展说的话: 好的设计一定要给人们传递一种信息,并让人感到振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实际上,这正是阿特里亚布鲁克纳建筑师事务所的专长:内容打造形式并使其成为空间——形式服从内容。我们正在开发内容生成式场景设计,这样,观众可以融入我们利用内容打造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并成为空间的一部分。
吉拉德德霍尔特 Gerard de Gorter 荷兰TOTEMS事务所创始人、总经理 Founder & Managing Director of TOTEMS, the Netherlands 对展陈设计+展说的话: 为了记忆深刻的体验,我们该如何去创新?
H Jürgen Mayer H. 德国J. Mayer. H事务所主创始人 Principal and Founder of J. MAYER. H, Germany 对展陈设计+展说的话: 祝贺“2014展览设计+”为建筑、设计和艺术传播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平台,使北京成为展现各种潜力的理想之地。
6.“棲息”—朱小杰个展 【棲息】 养心的设计之旅 时间:9月27日 15:30 地点:今日美术馆1号馆二层 当决定用“棲息”作为展览的主题时 我想理清楚“棲”的定义 希望与自己个人的臆想吻合 翻过字典查了很多标准的定义 可是后来想想 还是以一个东方人的思维去想象去臆造 也许更贴合展览本身 有木才有家 有妻才是家 有了家才可以体会 才可以安静 只有安静下来我们才可以思考 房子给人以棲居之地,可以把自然改造为居住的空间,而过度设计和开发也破坏着自然而然的生活地方。 设计既为人提供自然没有赋予的东西,更应将自然赋予的东西还与人。 设计并非设计师自我表达的方式,那只是自言自语的作品,而不是为生活而设计的东西。为棲息而作的设计是有生命的,设计的由来都是有故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