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山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 上演“底特律”式颓败

2014-9-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74|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山西大同与底特律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座城池,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他们也有了一点小小的交集。不过,这一交集并不是贸易往来,亦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若这一局面无法扭转 ...

摘要:山西大同与底特律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座城池,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他们也有了一点小小的交集。不过,这一交集并不是贸易往来,亦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若这一局面无法扭转,山西大同极有可能像汽车之城底特律一样破产。

        山西大同与底特律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座城池,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他们也有了一点小小的交集。不过,这一交集并不是贸易往来,亦不是文化交流;而是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若这一局面无法扭转,山西大同极有可能像汽车之城底特律一样破产。图为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城墙周边的拆迁区与一处天主教堂。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已经完成基本建设的城墙交通。大同因“造城运动”走红全国,同样也受其所累。2008年,大同强力推行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保护工程。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新旧得利”的大格局。按照耿彦波的构想:古城实行整体保护,耗资10亿元的城墙修复工程在5年内全面完成,2012年底,大同古城全面合龙……古城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古城以东建设未来的市中心御东新城;两城间以御河为轴。西边传统,东边现代,两相呼应。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处于半停滞状态的城墙建设。2009年4月,大同陆续开工建设东城墙、华严寺、善化寺、文庙、清真寺等名城保护十大工程。随后,修复南城墙、北城墙等项目也陆续上马,彼时的大同城变成了一座“巨大工地”。

        2014年9月9日,山西大同,煤都的天空。大规模推进的古城保护工程也同时招来非议---多名专家指责耿彦波在大同的做法是在造假古董,“是一个谬误,一股歪风”。也有人表示担忧:若是耿彦波中途调离,古城保护工程会否烂尾?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半停滞状态的城墙建设。2012年伊始,这项“投资500亿元,拆迁8万~10万户”的古城保护工程在经历拆迁上访、违法用地等波折后终于展现雏形,东南北三面城墙修缮完毕,只剩西面城墙未合龙。御东新城里多栋高楼拔地而起,太阳宫、大同博物馆、大同大剧院、大同美术馆、大同图书馆和大同体育中心都在紧张建设中。2013年2月,耿彦波调离大同,任太原市市长。耿彦波离开后,工地急剧降温---政府工程停工、拆迁工程搁浅……有人据此担忧:古城保护工程烂尾或从隐忧变为现实。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一位环卫工在处于半停滞状态的城墙建设区休息。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半停滞状态的城墙建设。

        2014年9月10日,山西大同,棚户区待拆除的商户挂上了清仓处理的广告。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若这一局面无法扭转,山西大同极有可能像汽车之城底特律一样破产。那样的结局是令人伤感的,山西大同不应以这样的方式与世界接轨,众多正在发展建设中的中国城镇亦不能步此后尘。中国的城市需要底特律式的辉煌,但绝不能上演底特律式的颓败。

        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居民”,而不是“建筑物”。因此,无论是独具特色的“造城运动”,还是城镇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新城建设”,都应该以人为本。坚定了这一前提,就不会在发展中劳民伤财,亦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高负债”。只有人民的安逸,才是城市真正的复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