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廉租房,四通八达的柏油路……近年来,安徽凤阳县大建设热潮正酣。然而,大建设背后的沉重债务却鲜为人知:凤阳县政府拖欠3亿民生工程款。当地官员直言“财政压力大”,而出现巨额债务的原因是“土地财政”不景气。
凤阳县政府办公楼群 凤阳县政府办公楼群 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廉租房,四通八达的柏油路……近年来,安徽凤阳县大建设热潮正酣。 然而,大建设背后的沉重债务却鲜为人知:凤阳县政府应于2013年底前偿还的民生工程款,至今仍有3亿元的拖欠,到今年年底,欠款数额预计还将飙升到5个亿。对此,当地官员直言“财政压力大”,而出现巨额债务的原因是“土地财政”不景气。 近日,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凤阳县在负债进行大建设的同时,曾斥资兴建政府办公楼群。 债主的焦虑 王军(化名)所在的滁州市振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是凤阳县政府的“债主”之一。 2011年,滁州市振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建凤阳县中都南苑安置小区二、三期建设工程与附属配套工程,次年12月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 2014年9月4日,记者来到凤阳县中都南苑小区走访。小区居民告诉记者,2012年底,他们就拿了房子,去年年初陆陆续续有住户搬进新房。 按照当初与凤阳县城乡建设局签订的合同,工程建设期内由王军所在的公司全额垫资;竣工验收后30日内,首付合同总价30%,余款按总价款30%、35%比例分别自首付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内还清,剩余5%作为质保金。 按照约定,第二次、三次支付的工程款将支付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同的利息,如逾期不还,则按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1.5倍计算利息。 然而,这些约定只停留在纸面上,至今尚未落实。 “我的工程款快被拖欠一年了。”王军说,凤阳县应在2013年底支付其工程款1500余万元,但截至目前,他只拿到了1100多万元。眼看又有千万元的工程款快到付款期限,王军对如期拿到工程款没有信心。 “去年的钱到现在没还清,今年的钱更难指望了。”王军说,因为工程是全额垫资,很多钱是借来的,现在工程款拿不到,欠的钱也一时还不上。王军因此陷入了债务的泥沼之中,不得不支付别人高额的利息。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王军并不是凤阳县政府唯一的债主,该县蔡庄安置小区、钟楼安置小区以及一些道路项目、民生工程的工程款都被拖欠,有的项目甚至连首次应支付的款项都没有拨付到位。 局长的无奈 与王军一样,为政府债务苦恼的还有凤阳县城乡建设局局长李斌,作为合同的甲方,城乡建设局是企业讨债的第一站,身为一把手的李斌自然成为焦点。 “他们天天围着我,电话打不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斌显得很无奈,他说建设局是政府的委托业主,但是政府工程全部是由政府拨钱,“建设局是干活的,本身没有钱支付。” 李斌承认县里欠钱,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不是有钱不给,而是县里确实‘紧张’。”李斌说,有时出现企业闹事,他们只能耐心做解释,并向县里报告。 李斌认为企业要求是合理的,他也呼吁政府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他了解到的情况是“县政府正在努力调度,筹钱还债”。 同样,管理着“钱袋子”的凤阳县财政局长王胜勤也很无奈。对于政府财政资金紧张的问题,王胜勤直言不讳,虽然每年的财政收入有10多亿元,但是可用的财力却要打折扣,“财力增涨有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保运转、保民生,在此基础上再把政府项目纳入财政一般预算。”然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财政一般预算对政府工程的支持并不够。 对于政府欠下的巨额债务,王胜勤坦言一次性付清很难,只能一点点地挤,“我们已经通过融资、财政预算等渠道挤出了一些资金,用来偿还债务。”不过,今年年底,又有一批新增债务将到。 王胜勤介绍,目前凤阳县拖欠的工程款在3亿元左右,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上升到5亿元左右。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胜勤称已经预料到,并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在想办法还,不过压力还是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