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推动技术进步,成就建筑梦想”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专家沙龙

2014-9-1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994|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摘要: 2014年9月16日上午,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专家沙龙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综合服务楼西区一层VIP1室成功举办 对话嘉宾: 童悦仲: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 ...

摘要:2014年9月16日上午, 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专家沙龙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综合服务楼西区一层VIP1室成功举办

    对话嘉宾:

    童悦仲: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窦以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勘探设计司副司长

    叶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

    刘东卫: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中川:海骊设计总经理

    潘锋:海尔家居设计总监

    主持人:余美英  《北京青年报》财经新闻版副主编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住宅产业化这么多年一直有这些专家在为此努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大家想说的很多,住宅产业化1998年那个时候就在做这个了,现在政策方面是最关键的,童会长,这方面的政策有没有新的变化和新的措施?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名誉副会长    童悦仲

【童悦仲】:关于住宅产业化从1996年部里就发了一个住宅产业化工作报告,今年年初副部长提到新的住宅产业化打造将要提出新的目标、政策,五年的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要增加2%,这是一个目标,具体的措施明年还没有出来,但是这些年各地方做了很多工作,北京市在2010年的三月份出台了两个文件,一个是《关于推进城市住宅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还有一个《关于产业化住宅项目实施项目奖励等优惠措施的暂行办法》,这个文件也是制定了北京市产业化方面的目标,它的政策北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土地供应的企业政策,在土地供应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项目要保证一定的比例,另外一个面积奖励政策,一个小区有一个,认为是用产业化方式来建造的,就可以奖励土地面积3%,从阳台上和空调的隔板这个要做的一致,还有一个措施,从政策来说,措施一定要开联席会议,各部门来协调,这个政策是各部委大量布局,要进行科研开发,另外进行技术培训,还要加强宣传,像上海市在2011年六月份,比北京晚了一年零三个月,他也发了一个文件,上海市文件是七个委办局起草的,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发的文件,叫做《关于加快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若干意见》,这是2011年6月14日发的,还有提出上海市的目标,装备整体式住宅的示范区域,这个预算叫做装备整体试点住宅,三年进行试点,2011年、2012年、2013年不少于六十万平米、一百万平米、一百五十万平米公里,面上推广2015年开始,要求从2015年产业化住宅要占全市住宅总量的20%以上, 2015年以后超过30%,这才算是产业化。他的措施和上海市有点类似,如果是产业化住宅,预制的概率,可以估计建筑面积,这是上海的政策。北京市还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如果是保障房的话采用产业化的方式,增加的成本可以计算到经济建设成本当中,另外要给予一些生产企业实施的主体,要鼓励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联盟,也有加强科研,推进成效技术的应用,形成一个技术体系,要求做全装修精品房,另外要加强监管,要健全质量体系,像产业化住宅对项目进行技术论证,要强化布品的感觉,要求开展住宅性能预定工作,还有在质量安全方面,施工质量安全要加强监督,北京、上海是这样,其他各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出台了类似的一些文件,制定了有关政策,各个城市自治区他们都意识到现在发展到目前这个水平,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建筑产业化是一个方向,所以他们同期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     叶明

【 叶明】:最近这段时间来说,在近半年力度还是非常大,从国家层面上讲,出来两个大的政策文件,这两个大政策文件一个是《关于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有一个是九月份刚刚出来的部里面的新的方案,刚刚召开全国的会议,《关于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行动方案》,陈部长专门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汪洋部长专门解读了行动方案,刚刚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关于工程质量的问题,这两个大的文件其实是针对建筑领域来说的,跟建设领域是关联的,这两个大的文件,一个是七月份的,一个是九月份的,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内容,《关于建筑业的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当中,第14项工作就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用很长的一段,来提出如何推动建筑现代化。九月份,刚刚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保证工程质量行动方案当中,一共提了6项重点工作,6项重点工作的第四项就是大力推动建筑产业,这是两个最近的文件。在行动方案当中的第4项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当中,有几个重要的地方,一个是尽快制定建筑现代化发展纲要;第二句话西部的六省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的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条件。第三条对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要求必须用产业化的方式;第四句话要在新建住宅当中,按照2%的比例递增,用于产业化建设,从政策要求上大概是这么四个方面。从这两个文件当中,能够逐一反应我们从国家层面上对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视程度,应该说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从1998年开始,或者从1999年的72号文件,到现在差不多15年多,15年来其实这项工作应该说到现在,我觉得住宅产业现代化应该看到了一个曙光,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到了这个时机了,现在从方方面面来看,现在是发展最好的时机。

   从地方层面上看,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20多个省市在近两年内都纷纷的出台了有关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些指导意见,和相关的一些政策措施,特别是像上海、北京、深圳、沈阳、合肥等等,我参加的北京市新的一批政策出台讨论会,北京市在前一轮的政策出台基础上,又要新一轮出台一些相应的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从政策层面上来讲,从政策上能看到目前住宅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上政策力度还是非常之大。

【主持人】:绿地项目在展台展出了,以专家的眼光对这个项目的情况怎么看?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勘探设计司副司长     窦以德

【窦以德】:出现曙光要我的眼光看,大家都在跃跃欲试,而且铺的面很广,政府的积极性,开发商、建造商都有积极性,到底怎么做这还需要引导和梳理,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说起,经历很大的变革,我们以前叫住宅成套,以前合用厨房,合用厕所,不是现在的出租房,一户住两三家很正常,到八十年代最典型是成套化,一个门关死不管多大,那时候开始解决这个问题,那时候由小变大,由12平方米我们做大。后来又出现对住宅品质的重视,光住进去不行,能达到我们住的要求,绿地的意义在哪儿?到我们品质都在提高过程当中,我们又从国外引进新的艺术,我们房子有可改造性,因为房子寿命很长,住宅房屋最大特色和所有的工业建筑相比,可以说它的寿命最长,国外甚至是上百年,怎么让它这么长寿命里面,才能保持形成活力,性能跟得上,还得需要发展,由于我们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屋变成自己的产品,花了一辈子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房,你的资产要保持升值,这些问题又提到我们面前,再加上一个大环境,我们这些年经常讲环境问题,绿色、低碳、节能等等,这是一个大环境,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在国内最大的工业建造的土地有限,再就是资源,水泥、钢材耗费很多能源,在这个大前提下,百年宅的概念就应运而生。

     它意义在哪儿?绿地工作者做的时候不是自愿的,是他们老板让做的,做这个很复杂,不是过去拿水泥、手工做得了,很多是要工厂化,装备是工业化的。我们的百年宅很多是借鉴日本的工艺过来,绿色他们做的当中,做了很多的国产化,中国化的改造,让消费者能认同,还要适应中国的国情,怎么建造,被建的供应能力、可溶性很多人没有,这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中国新的住宅理念提高品质、延长寿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有了很好的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才能支撑它的发展,它的发展又向市场供应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它的发展。百年宅虽然目前量很小,全国做几万平方平米,可是我觉得它意义很大,如果用品质的提高带动投资的提高,拉动GDP,这个拉动又是正常健康的拉动,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 1
    • 2
    • 3
    • 4
    • >>
    • 共 4 页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