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布未来6年商业网点布局 限制超大型网点过度建设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4-2020)》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4-2020)》昨日对外公布,上海将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业网点过度建设,同时控制商业网点总量,按照市级、地区级、社区、特色街等形式分级布局。全市规划15个市级商业中心、56个地区级商业中心。 商业布局“3+1”体系 《规划》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规划土地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和推进,由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今年8月18日经市政府批复同意。 市商委副主任吴星宝称,本次规划对商业建筑设施规模提出总量控制、存量优化的原则。至2020年,规划商业设施建筑总量控制在7000-7500万平方米,年平均增长2.6%~3.6%(2009-2013年期间的年平均增幅则为5.96%);限制超大型和大型商业网点的过度建设;注重功能定位、业态配比、品牌引进,尽可能实现差异化发展,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本次规划重点完善了规划构架,形成了“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的“3+1”布局体系。 规划形成15个市级商业中心,其中近期规划形成13个市级商业中心,远期规划2个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为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商业集聚在不少于8公顷的区域范围内,日均客流量在10万人次以上的综合性商业功能区。 本次规划形成外环线以内规划19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其中近期规划17个,中远期规划2个。外环线以外规划37个地区级商业中心。 外环线以外区域重点建设与新城、新市镇相匹配的地区性商业中心和商品流通中心。规划新城地区级商业中心与中心城地区级商业中心在功能定位和业态结构上互补和错位发展。考虑到区域实际建设情况,各区(县)可适当调整商业网点布局。 商业街宜长300-800米 社区级商业中心是以社区规划编制单元为基础,主要服务于本社区,以便民利民为目标。 产业园区商业配置标准参照社区级商业设施执行。其规划商业服务配套设施约占园区建筑面积的10%。商业街长度以300-800米为宜,主营行业特色店数量占街区内店铺总数的70%以上为宜。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