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去逝
摘要:9月4日凌晨3时,著名桥梁设计、美学专家、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者唐寰澄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88岁。 唐寰澄年轻时和武汉长江大桥模型合影 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左) 唐寰澄1926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进入茅以升先生创立的中国桥梁公司武汉分公司,从事设计工作。他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方案设计,还参与过南京、重庆、九江等长江大桥设计。 唐寰澄一生爱桥、建桥、写桥,不仅是桥梁设计专家,同时也是一位难得的桥梁美学专家和桥梁史学家。武汉长江大桥是他的第一个作品。 20世纪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筑美术设计方案征集活动中,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唐寰澄方案”为首选。唐寰澄的桥头堡设计方案除了在技术上达到桥梁施工的要求之外,在主桥和引桥的过渡上充分考虑了美学原理。这对之后许多桥梁的修建都起到借鉴作用。 1954年,国家在各建筑设计院和各大学建筑设计系中征集长江大桥的桥头堡美术方案,全国上报了25个方案,由茅以升先生和建筑学会杨廷宝等建筑专家评定出一、二、三等,上报中央。最后,周恩来总理批准唐寰澄的方案为首奖,作为采用方案。此后,唐寰澄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深水基础结构的设计,为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的建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寰澄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和钻研精神令人敬佩,提出过许多技术创新方案。比如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方案比选中,他提出250米跨刚性梁柔性拱的公、铁两用桥方案(后用于九江长江大桥)、锁口管柱桥墩方案(方案精髓后被日本吸取)。 1989年,唐寰澄大胆建议,建设沿海高速公路和铁路,研究中国渤海、琼州、台湾三大海峡跨海交通工程。1994年,他担任琼州海峡跨海交通工程前期工作项目负责人,直至2002年8月。在此期间,他主持完成了规划方案、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第二阶段报告。2003年3月,他受聘为大桥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仍继续思考和致力于中国三大海峡跨越工程梦想。 2008年5月,82岁的唐寰澄荣获“茅以升桥梁大奖”。 唐寰澄一生爱桥、建桥、写桥,不仅是桥梁设计专家,也是一位难得的桥梁美学专家和桥梁史学家。 近10年,他收集了世界上已涉足跨海交通工程国家不同时代的有关技术资料,撰写的《世界跨海交通工程》一书中,记录了世界上六大洲及洲际44个著名海峡已建、筹建和设计中的桥、隧跨海工程项目,详细介绍了规划、设计、施工各关键环节的解决历程和具体方法。这部著作对国内外从事跨海交通工程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他还出版了《中国古代桥梁》(中英文对照本)、《桥》、《世界桥梁美学》、《人间万古彩虹飞——世界桥梁趣谈》等书,获得世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