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路桥 查看内容

乐自高速长山隧道“车祸连发”原因探究

2014-9-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66|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乐自高速公路自去年12月30日通车至今仅半年左右,今年六七月份的40天内连发12起车祸,每公里发生事故率4.8起,是该自贡段其他路段事故发生率0.0597的80.40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摘要:乐自高速公路自去年12月30日通车至今仅半年左右,今年六七月份的40天内连发12起车祸,每公里发生事故率4.8起,是该自贡段其他路段事故发生率0.0597的80.40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乐自高速长山隧道

乐自高速长山隧道40天连发12起车祸隧道地面为水泥路面且是纵向切槽

  去年12月30日,经过3年施工的乐自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然而通车仅半年左右,长山隧道却在今年六七月份的40天内连发12起车祸,每公里发生事故率4.8起,是该自贡段其他路段事故发生率0.0597的80.40倍。长山隧道是怎么了?

  为保障车辆安全,自贡交警部门不得不将这条最初限速80km/h的隧道限速到60km/h,并用隔离桩对隧道进行分割,仅留一条车道通行。新高速为何出现如此状况?昨日,乐自高速公路修建方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回应称,下一步将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6月4日15时30分,陈某驾驶川C-U3×××轻型货车在乐山(微博)往自贡方向发生侧翻,副驾驶一女子直接被甩出车外;6月11日17时,驾驶员宋某驾驶轻型货车,在长山隧道乐山往自贡方向发生侧翻,两人轻伤;7月8号20时29分,杨某驾驶川L-567**重型货车在长山隧道乐山往自贡方向发生侧翻,货车旋转两圈后才横倒在隧道内……这仅仅只是长山隧道内发生车祸的一小部分。

  日前,从自贡市交警部门得到的车祸事故记录显示,自6月3日起的40天内,这条5.1公里长的隧道便发生了车祸12起,1起发生在自贡往乐山方向,另外11起均发生在乐山往自贡方向,每公里发生事故率4.8起,是乐自高速自贡段其他路段事故发生率0.0597的80.40倍。

  从自贡交警部门提供的视频资料看到,这一起起的车祸都透出“诡异”的气息——这12起车祸中的多数存在相似的情况:车子在隧道内正常行驶,突然之间车子就失去了平衡,轻者打滑冲上路沿、重者侧翻旋转两圈横倒在隧道内。监控摄像头内的隧道路面反着光,似乎有水又像是镜面。

  “完全是滑的,公路上根本没得阻力。”电话采访了这些交通事故中的部分驾驶员,6月11日驾驶货车在长山隧道内发生侧翻的驾驶员宋某称,发生车祸时车速为70码,并没有超速超载,“其他隧道的路面根本没有那么光(滑),太光(滑)了,事故过后我仔细看了,(路面)跟抛过光一样。”

  “没有超速,就是60码左右。”7月8日,曾某清驾驶重型半挂车也在长山隧道内发生侧滑事故,“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路是湿的,灯也不亮。”当被问及长山隧道与其他隧道有何区别时,曾某清说,“这个隧道最不好的就是一直下坡,进隧道一公里左右就开始下坡,车子不加油都可以放起走。”

  曾某清出事故的同一天,驾驶员杨某驾驶一辆载货10吨左右的货车也发生侧翻。杨某表示,自己进隧道时车速在50码左右,但隧道内是个下坡,车子因为惯性就越跑越快,“我看到车速跑到了70码,我想减速踩刹车,车子莫名其妙地就开始打滑。”杨某称,隧道一直是下坡,又是水泥路面,加之是湿的,容易发生侧滑。

  据悉,目前自贡交警部门已经对该隧道内发生的事故下达责任认定书,负责相关事故处理的交警表示,12起事故中没有一起被认定为“超载超限”,然而因当时隧道内没有测速设备,不能确定事故车辆是否超速,“这些事故几乎都是单车事故,几乎都是驾驶员操作不当造成的。”

  针对长山隧道事故频发的情况,7月9日,自贡公安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将原本限速80km/h的隧道限速到60km/h,并用隔离桩对隧道进行分割,仅留一条车道通行以强制车辆减速行驶,并加强路面巡逻提高管控力度。同时,收集事故相关文字、视频材料向交警支队汇报。

  7月15日,一份《自贡市公安局关于乐自高速公路长山隧道交通事故频发急需整治隐患的报告》递交到了自贡市人民政府。该报告分析认为,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高速公路隧道内的纵坡应小于3%,而长山隧道内事故高发路段纵坡为-2.95%,成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同时,事故多发路段为下坡,重型车辆对隧道路面的防滑槽磨损严重,加上隧道内为水泥路面,表面磨损后防滑功能降低;同时,货车长下坡制动时淋水致水泥路面覆盖水膜,导致摩擦系数更低。

  7月18日,自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根据递交到市政府的报告形成了《乐自高速公路长山隧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发往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提出了短期和长期整治意见。短期整治意见为对隧道内的水泥路面进行“拉毛作业”以增加路面摩擦系数,并增设卡口监控系统;长期整治意见则提出对隧道内路面完全进行“黑化”,采用完全阻燃沥青混凝土路面。

  7月28日上午,自贡市政府召开乐自高速公路长山隧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会,自贡市副市长杨征宇指出,要高度重视,组织专家会诊并拿出一个完整的整改方案,同时乐自高速方要根据整改方案的要求和时间,确定整改的时限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任务。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褚峰参加了该会议。

  昨日(9月3日)上午,电话联系了省公路设计院专家张荣,她是受邀到乐自高速长山隧道现场查看的专家之一,并在8月1日的“长山隧道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专家讨论会”上对长山隧道的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但她并不愿意直接接受采访,并建议通过业主方和政府部门了解讨论会的详细情况。

  9月2日,从自贡交警部门获得的一份会议记录显示,8月1日,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在自贡荣县召开长山隧道路面湿滑处治方案专家讨论会,与会人员在会前到长山隧道进行了实地勘察。

  会上,省公路设计院专家张荣指出:长山隧道内公路路面摩擦系数远低于国家标准,可采用刨铣路面的方式增加路面摩擦系数,或是从安全长远的角度主张路面全沥青化,从根本上解决隧道内路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降低车速在隧道口和隧道内增设标志标牌和震荡标线等措施。

  查询得知,张荣的建议与自贡市公安局递交到自贡市政府的报告及发往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的整改通知书一致。

  昨日,与山东高速集团四川乐自公路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就长山隧道相关问题做了书面答复。

  该公司已于6月19日收到了自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大队《关于整改长山隧道交通安全隐患的函》(自高公交[2014]019号),并安排人员到长山隧道进行了现场勘察,同时邀请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微博)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长山隧道的参建单位(监理、土建施工和机电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专家会诊。经分析认为,隧道车辆侧滑或侧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车速过快、驾驶人员操作不当、路面因阴雨天气或货车自带喷淋轮胎水造成湿滑等。

  据悉,该公司于7月初在长山隧道口增设了“车距确认、追尾危险”、“保持车距、雷达测速”标志,8月中旬在长山隧道内增设了8处LED可变限速标志,提醒过往司乘人员。另外,公司8月中旬在隧道内增设了6处可变情报板,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如“保持车距、雷达测速”、“前方事故、车辆慢行”等预告预警提示信息。

  自专项治理行动两个月以来,长山隧道没再发生1起交通安全事故。然而以上这些措施是否能达到长远的根治效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增设标志标牌只是短期措施,公司下一步将到其他高速进行了实地考察,借鉴其隧道管理经验及专家论证结果,计划9月15日-18日对长山隧道进行路面抗滑性技术性提高,根本上消除隐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