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洁子个展——香江小品
“我应该不算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画家”,山口洁子腼腆一笑,“因为我不会画人物、动物,我就会画建筑。”毕业于加州柏克莱大学建筑系的她,任教中文大学歷史系已六年。在港期间,山口洁子用建筑师和学者的眼睛观察香港,故有画中精准的透视,和淡淡的书卷气。而她的个展“香江小品”现正于香港精艺轩画廊举行。
20余幅小品 小品,是小小尺幅别有雅趣的意思。山口洁子为是次展览带来20余幅水彩作品,均聚焦于建筑物,有维港、铜锣湾的繁华,也有东莲觉苑的大隐于市。山口洁子的作品是清晰明快的,精准的透视、快速描画的线条、精确的布局,和为了突出布局而採用的颜色搭配。以精道的笔墨,呈现需要强调的客体。这就是为什么她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让人觉得很舒服,这是建筑师的手笔。 山口洁子对创作客体的理解表现在布局上,“为什么我选择画小尺幅的作品?是为了突出一种对比。”这种对比在她的作品中时常出现,东莲觉苑与苑后的高楼,红色的飞檐映衬?门口同样鲜红的的士。鲜明的配色在有限的尺幅中,让画家想表达的对比非常明确。 细节透露顽皮味道 “我喜欢唐楼。”山口洁子说,在日本滋贺县出生及成长的她,古建筑犹如老友般的亲切,同时深受它们的影响。这些于社会蜕变中仅存的老建筑物或老街景,带来简朴的喜悦。 也是因为画家本身童心未泯,画的细节会透出一丝顽皮散漫的味道,《蓝屋》中微微倾斜的电单车,和站在车门外的货车司机,还有晾?不同衣服的各个窗台,以及反光不同的各扇窗户,山口洁子像是玩拼图的小姑娘,仔仔细细地将点点滴滴的细部穿起来。或许有故事,或许没有。在《波斯富街》中,错落的招牌林立,绘者巨细无遗刻画其中的细节与层次,却没有色彩的渐进。所以会让人想起乐高或者别的什么,总之和童年相关。 这次展览是山口洁子在精艺轩的第二次个展,展览由即日在中环精艺轩画廊展至本月二十八日。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