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老城区 (Kota Tua) 活化
简介:项目名称:雅加达老城区 (Kota Tua) 活化 项目地点:印尼 雅加达 委托人:Kota Tua Creative Festival 设计团队:Diana Ang、大卫希艾莱特、Michael Kokora、Jenny Ni ZhanvCatherine Ng、Rizki Supratman、 ...
项目名称:雅加达老城区 (Kota Tua) 活化
项目地点:印尼 雅加达
委托人:Kota Tua Creative Festival
设计团队:Diana Ang、大卫·希艾莱特、Michael Kokora、Jenny Ni ZhanvCatherine Ng、Rizki Supratman、Shinji Takagi
雅加达老城区 (Kota Tua) 是印尼的国家瑰宝,却已经被废弃了几十年。在历经 300 年的风雨沧桑和 21 世纪若干次不成功的重建尝试之后,这一次会是凤凰涅槃的伟大时刻吗?
巴达维亚 (Batavia) 作为一个贸易港口,始建于 1619 年。在万丹君主 (Banten Sultanate)和渣雅卡尔达王子(Prince Jayakarta) 就与英国人的关系问题而发生冲突时,荷兰人抓住时机,劫掠了渣雅卡尔达 (Jayakarta),并建立了巴达维亚这个殖民港口城市。直至 300 多年之后的1942 年,荷兰人向日本人投降,巴达维亚城由于城内众多建筑被肆意破坏和掠夺作战争物资而迅速衰败,沦为废城。继而日本人投降之后,印尼于 1945 年宣布脱离荷兰而独立,自那之后,雅加达老城区一直处于废弃的状态。
多年来曾有多项举措尝试复兴此殖民区,但由于缺乏投资动机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所有的努力都同样以失败告终。同时,建筑逐渐坍塌,印尼 300 年的历史也日益消亡。
OMA受“雅加达旧城复兴:城市项目 (Jakarta Old Town Reborn: Projects for the City)”的邀请,与印尼建筑师合作研究该地区现状和 Tjipta Niaga 大楼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该地区之所以生机不再有两方面的原因 :既没有资金支持全面重建,又没有健全基础设施连接城区。在现行法律制度下,最长的合约期限是五年,在这一时间段内为如此大规模的重建 / 复兴项目提供资金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干净(运河)和连贯的基础设施(运输)的匮乏也是原因之一。
OMA 的理念是针对地区现状提出的,而这种现实情况代表了一种机遇。
OMA 提出了众多可能性,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多样化机构、住宅项目和小企业的活泼聚集地,形成先锋社区,创造雅加达老城区发展的新篇章。通过细分 Tjipta Niaga 大楼(及整个老城区)内部空间,可租用空间被划分为更小的平价空间,保证了更快速的投资回报。取代全面重建的计划,OMA 在建筑中以轻巧的方式加插和定义出自给自足的小区域(隔墙、小空间、屋顶)。
诸如此类的小尺度修改避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担忧的现象──历史遗产“迪士尼化”。在一些项目中,保护措施将城市中本可以充满活力、具有历史意义的部分变成为仅供游客参观游玩的主题公园──只复制过去,停留在某一时期,与潜在的活力无限的文脉相分离。
为了制衡这种情况,OMA 建议植入新的建筑元素,与旧文脉相互融合的同时又形成鲜明对比。OMA 建议用新的屋顶元素和抗震加固设计保护过去。通过谨慎地移除和删减建筑层揭示了更深层次的过去,保存了时间的印记。
OMA 并没有通过重建雅加达老城区而将其孤立起来,反而建议将老城区融入雅加达其他部分的发展中,并与之一同蜕变,或许这正是巴达维亚从建立之初就一直缺失的……
版权声明:感谢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将项目介绍和图片授权中国建筑报道网发行。未经本站许可,任何网络平台都不得私自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站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