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河立交算是比较特别的一座。它是杭州市最早的一座高架立交桥,也是唯一一座有非机动车道的立交桥,连接着中河高架和上塘高架。
夜幕下的中河立交身着蓝色晚装
中河立交桥建于1989年 杭州的中河立交桥建于1989年,如今已经25岁了。 在杭州现有的8座高架立交桥中,中河立交算是比较特别的一座。它是杭州市最早的一座高架立交桥,也是唯一一座有非机动车道的立交桥,连接着中河高架和上塘高架。 中河立交已经服役25年。杭州市城管委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每年都会定期给它做体检,现在桥梁主体结构没有问题,完全不影响正常使用。但是桥面上却伤痕累累,整个中河立交的破损率大约在15%左右。 今年,杭州市政设施监管中心将进行中河立交沥青路面改造工程,给这座立交桥做路面修复手术。这也是中河立交桥面的首次大修。工程预计9月份开工,“十一”前完工。 超期服役的桥面上伤痕累累 影响行车舒适度 中河立交是环城北路的高架上桥口,整个立交桥分为两层,一层为机动车道,包括中河高架主线以及8个匝道,下层为非机动车道,包括一个中心圆盘、8条匝道和上下楼梯。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特地到立交桥上走了一下。从中河路这里上桥,走非机动车道,细细观察,发现路面的伤痕不少:桥面两侧布满了长短不一的裂缝,部分路面坑坑洼洼,破损得比较厉害。骑车经过,会有一震一震的感觉。 “中河立交每天都有养护人员巡查,发现路面上的小病害都会在第一时间处理。”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桥隧科的相关负责人说,像现在桥面上一块块小则几平方米,大到几十平方米的补丁,都是工人修补好路面后留下的痕迹。 “这些路面病害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行车的舒适度和交通安全造成影响。而且车辆不断对路面伤痕进行碾压,桥面伤情会进一步恶化。” 中河立交路面为啥这么破 日最大流量已超设计流量一倍 杭州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桥隧科工作人员介绍,整个中河立交的破损率大约在15%左右。破损率这么高,和中河立交运行时间长,车流量大关系很大。 中河立交上层,是机动车道,作为中河高架的组成部分,白天时段,基本都处于超饱和运行的状态。 据介绍,中河高架的设计日平均流量为2500辆/小时,如今最大流量达到了4000~5000辆/小时,超设计流量的一倍。而连接中河高架和上塘高架的中河立交,可以说是机动车来往市区的必经之路,繁忙程度更是可想而知。这里成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交通节点,很多时候,整个白天都没有平峰时段。 大量车辆滞留在高架桥面,桥体压力变大,长此以往,对高架桥的损伤也会比较大。对此,交警部门目前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高架压力,比如说禁货措施——根据目前的措施,6点到22点禁小货,全天禁大中型货车,7到21点禁16座(含)以上客车。 非机动车道和部分机动车道 路面要全部换新 “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比较低,中河立交铺设的沥青路面比较薄,大约只有3厘米。”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桥隧科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所以桥面破损较重。 那么,这次中河立交的桥面要怎么修复? 这次的手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整个非机动车道要全部换新,共12300平方米,把原来老的沥青路面先铣刨掉,然后再铺设新的沥青路面。 另外,是机动车道施工。中河立交机动车道共3万平方米,施工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南北向主干道和中河立交桥下环城北路匝道这两个路段。 整个工程预计9月份开工。“由于中河立交桥的流量比较大,施工肯定会影响交通。具体施工时,可能会采取夜间半幅施工的方案,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届时,我们会提前公布施工方案,告知大家。” 更多图片欣赏 中河高架周边情况解读
中河立交桥全景
雪景中的中河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