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升东:跨界与创新—建筑信息管理BIM的知与行
摘要: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旅院BIM组长马升东在“2014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跨界与创新——建筑信息管理BIM的知与行》的演讲。 2014年7月5日,由筑龙网主办的“2014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200余位来自两岸三地的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行业专家受邀出席。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旅院BIM组长马升东在论坛上发表题为《跨界与创新——建筑信息管理BIM的知与行》的演讲。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文旅院BIM组长 马升东 精彩观点: 1.把原始数据成果提交业主比把生猪给客户吃更糟糕! 2.BIM是传统和近代的一个碰撞,有碰撞就有融合,最后应该是融合。 3.我们可以畅想一个这样的赌局:2020年的时候BIM在整体占比绝对是小于50%! 我今天的题目是跨界与创新,我用外围的方式来讲内容的事,与上半场的嘉宾形成互补。副题目是建筑信息管理BIM的知与行,我用个人的观点、操作起来的问题以及思考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内容分三块,淘金热思,夏虫冰语,添花送炭。 我们都说BIM热,到底谁在说BIM热,这个裤子至少是热的,我们在热思过程中,图都看过,首先他描绘出一种BIM非常大的宏图,让所有人看的时候心知所动,西部是一个金矿,大家可以淘沙去了,他可能是在做牛仔裤,他可能是做一些工具,做内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业主的角度,和其他各方的角度做一个思考,把历史拉开。任何一项技术都有一个生命周期,首先是一种预期,然后是一种生理预期。 客户可能喝一杯矿泉水,他拿着消防车过来,劈头盖脸的喷过来。这就是BIM,一下子把人给搞晕了。 另一个大脑思考另一件事,他涵盖了前期的导演创意、机器创意,他的思维方法和我们正常的方法不一样,正常的住宅地产,包括现有的写字楼,他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反推设计方式。现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跨界,导演界、演员界甚至不相干的人都有可能参与我们的工作。这些导演的视觉思维是非常强大,但理性思维非常薄弱。我在08年参加了导演项目的设计,当时我就讲到一个数据,十五米。当时导演问我十五米是什么意思,我觉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怎么连十五米都不清楚。我说外面的窗户就是从这儿数到哪儿十五米的概念,我们用抽象的语言、抽象的方式来解决前端的需求问题,这两个问题两者是分离的,所以我们移交所有的规划、建造,最终是归运营。我们第三代、第四代的产品供我们互动体验,互动体验业态往往不是出自规划建筑口、施工建筑口,通过什么样的模式达到互动的沟通。左大脑和右大脑有一个红点,我取名叫BIM。 所以我在想,我们将来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这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第一,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图形引擎,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只要跨出原有的界限,去发现其他行业甚至其他内容。第二是按需分配,别人有需要你就给别人,别人需要一杯茶,就给一杯茶的内容。这种模式需要非常庞大的数字引擎,就像百度,百度是非常小的框,你只要输入进去就可以有很快的搜索结果。谁抓住这种按需分配的模式就赢。第三种是私人订制,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按照这个模式配套自己的一个模式,看到有一些企业公司,成立了针对某些企业和模式的一种工作组或者工作群,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模式。 建筑、结构、机电,对我们来说跨行业的更多,但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大家对于刚才的第一张图,所有的专业,所有的行业人,包括所有的参与者都在同时对待一个模型。其实现实不是这样,他的阐述往往是有一个弊端,信息姗姗来迟怎么办,因此引出下面一张图。 第一,大数据。从第一到一百,完成一个完整裂变的模式,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私人定制,按需分配的模式,每个企业家在合作过程中,把你的项目类型、特点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快速的计算模式,按需进行,这是我们的内容,这是非常好的模式。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模式,断臂立项,有几种方式。消极等待就让他永远断臂,积极进取就会有N多种接力方式,接力方式就是大数据的一个概念。 第二是云计算,我们的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其实他在某些阶段已经采用了BIM的一些方式,但很多管理人员都跟我讲,我们花这么多钱,就没见过BIM。后来进入一个培训站培训过一次,现在的一些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方式,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进行压缩,压缩成管理模式。这样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解决,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云计算当然是要收云服务费,他可以按小时去收,按月收,按将来对数据的检索,我认为这是能够形成商业模式的一个模式。单一的建一个模型,包括再去深化、管理,都无法形成商业模式。这需要有庞大的企业去抓,我想这是接下来需要去思考的。 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一些人,应用这么庞大的工具和信息交流的模式,我们能不能从现有的产品里边做一些事,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我们也一直在想,我们现在有上百座这样的产品,我非常关心,这个集团和那个集团有什么样的差异,哪个到底是最优的,我现在无法判断,因为太不直观,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很难得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模式,而且形成智库,智库不是停留在某个计算机,而是形成庞大的云计算的模式,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商业模式。 最后有人说,BIM是一个革命,要革掉所有人的命,要革掉CAD的命,但我始终认为他是传统和近代的一个碰撞,有碰撞就有融合,最后应该是融合。我们可以畅想一个这样的赌局:2020年的时候BIM在整体占比绝对是小于50%!谢谢大家!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