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贵:国家会展中心项目BIM应用实践
摘要: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总经理孟凡贵在“2014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发表题为《国家会展中心项目BIM应用实践》的演讲。 2014年7月5日,由筑龙网主办的“2014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200余位来自两岸三地的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行业专家受邀出席。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总经理孟凡贵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国家会展中心项目BIM应用实践》的演讲。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总经理 孟凡贵 精彩观点: 以下为演讲实录: 项目概况 天津市最重要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心城区,一个是滨海新区,会展中心项目在两个区域的中心,天津市著名的河流海河的南岸。项目主要目的是带动海河中游地区地块的开发发展。项目面积120万平米,总投资150亿。目前一期准备先做77万平米,大概有44万平米的展馆和30万平米的综合配套区组成。 项目的鸟瞰图,两期在一起,靠上面部分是二期,中间有一条路,这条路是我们正在修建的海市路,下面是地铁一号线延长线,上面的展馆区44万平米,中央大厅主入口在中间,分别进入各个展馆。右边的部分是我们的配套区,分别由酒店和写字楼组成。大场景展馆、中央大厅两个形象,都是钢结构工程,配套区还会有相应的结构体系。我们的建设单位是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方案由德国一家机构出,施工图是中国建研院和天津市院两个单位制作。 BIM建设目标 我们在做项目之初,提出了BIM的概念,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到底拿BIM干什么,完成什么,存在很多的疑问。当时我们对BIM的理解都不是太深,包括设计团队,我们与很多拟定合作的咨询团队都进行了讨论,最终确定了我们的目标。 我们提出的以上几点目标通过董事会正式确定。后来给我们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努力干成的事就往外喊,使使劲没准干不成的事我们先不干,没准还挨批评。我们设计要求一定要完成,运维总结出一句话,为后期的运维奠定基础。实际上已经想到运维可以进入的东西,我们对销售还有很多需要,最起码能做成一个视频,发到网站上,用BIM作为基础,做一些宣传性的东西,把展馆的特点做一个宣传,这起码是能够实现的。再加上现在建筑物的管理技术,我们先打个基础,等真正做完以后,或者一段时间都能够进来的时候,我们再建内容。 BIM组织机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建立一个组织机构。首先建立项目指导委员会,国展中心的领导、中国建研院的院长和天津建院的院长,他们负责协调在过程当中设计所或者说BIM设计人员和他们自己内部的二维图纸设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保证质量、保证效率把需要的模型拿出来。另外,建立项目领导组,做项目的具体执行管理。两个设计院、两个监理公司、再加上我们的总咨询方,也就是中国建研院,负责这个小组来进行组织协调。 首先是设计,最简单的组合方式,谁给我做设计,谁就给我做模型,不给我做模型,设计的人做的再好我不做,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吸引他。设计的这一部分BIM是我们主动要求花钱,让他们干出质量来,但后边施工的部分,原则上是不花钱的。施工单位做BIM说不花钱有一点儿虚,他们干的活我给钱,但是不是BIM我不知道。施工的时候都跟对方提出BIM的要求,模型的标准、提交的成果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是通过总咨询方研究出来的成果。报价当中要求必须包含这一部分的投入,至于设定多少钱,你们自己考虑。后边作为施工阶段必须的全过程,由监理公司代表我们对施工建造全过程的BIM行为进行监控,同时对我们的总咨询方进行总结。 BIM标准及过程规范 这些是我们命名过程中的一些版本。我们规定其中十个方面的内容,各专业的建模深度,对建筑结构,设备当中的风、水、电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且审阅概念方面的东西,有一些东西LOD300我们都不要了。直接要400,达到我们要的模型标准。这些模型将来必须得给施工单位作为应用的基础。标准到底是否科学不敢说,但最起码有一个理念在里边。制定的规则、制定的原则,颜色的标识也设定了很多规定,不管任何模型进行必须按照这个要求。不管是什么阶段,文字的结构、工作的交付标准、过程当中的协作流程都必须按照我规定的程序进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到底哪些模型是施工来做?当时我们给自己划定一个比较基本的原则:凡是由设计方需要做设计变更的东西,必须由设计方进行更新和完善。当然有一些东西不是由设计人员来完成的,比如说一些采购设备信息,不是他主导的,都由施工方施工阶段补充完善,这里还有招投标结合的很紧密,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案,但这些信息都不能完成的时候,即没有设计方给补充信息,最后给建研院提供,所有效果要信息都必须兜底,要不然把前期所有需要的信息完成,要不然剩下的给补足。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制度健康执行,目前这些制度都在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设计应用重点 应用5D的概念,在这过程中已经实施到把装修阶段也提出来,作为和咨询公司对量单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我们过程中的三维交底,各种复杂的标高,看二维图纸的时候大家都很迷惑,看完这个很清楚,而且我们设计团队很认真的用三维标准的形式做标点,大家非常兴奋,效果非常好。右边的图就是我们的设计团队强烈要求提供,不要我都给你,好不容易实现的,我已经做成了,免费提供给你,这是做BIM的人非常努力的一个结果。 施工应用重点 BIM管理平台 BIM应用总结 我们把它组成3Ps的概念,实施过程、实施重点、管理平台。 过程中我们要解决沟通方式的问题,成果质量控制的问题,还有BIM流程管理的问题。实施重点包括设计模型、施工模型,给运维留接口。管理平台实现多方协同、项目管理,BIM成果电子移交平台。 第一,目前找不到标准来控制和设计。没有标准,随便弄一个公司来做模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对于项目起不到任何作用。没有统一标准,我们自己制定,但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不敢说这个标准已经达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能有非常好的项目来支持我们。 第二,BIM合同的约束力不足。目前为止如何进行合同约束,没有更好的标准,这个项目怎么办?我自己写了一个BIM的标准,一个BIM招标文件,又自己写了一个对方给我提交的承诺,必须给完成。但是我只能提到这里,都叫模型,什么样的模型才是你真正需要的,没有办法,必须靠过程中的沟通,更多的靠业主和施工企业加强交换关系。假如有一个非常好的合同版本能够约束的话,对我们双方都有一个革命的保障。通过一版招标,也通过一版合同签订。按照原来的方法推下去,也没有说这样不行,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样行,现在得按照这个来走,起码现在我先推了一把,先推再说。 第三,BIM软件及管理平台的缺憾。软件和平台,做出一个平台,不能把所有的软件都集成,即使我想集成也得这些软件商允许我集成。假如大家都能做到很主动、很努力,这件事才能成立,但目前来看难度比较大。我们现在只能定义成,我们先留有接口,但后期能不能实现硬件、软件等各方面都能和BIM结合起来,我觉得可能需要后期共同努力才行。 谢谢大家!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