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北仑火电厂:东海岸边崛起的“绿巨人”
摘要:它是一颗镶嵌在祖国东海岸线上璀璨明珠,它的诞生与发展在中国电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多年来,它两次成为国内最大的火电厂,输送电能300多亿千瓦时,它从未停止过绿色发展的脚步,它,就是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 1986年4月,当沉寂千年的滩涂上打下第一根钢桩时,标志着我国首座利用世行贷款建设的火电项目正式动工兴建。 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施工现场挥汗如雨,用智慧和心血建设着大容量、高参数的现代化火电厂。 3根240米高的烟囱,5座80多米高的主厂房,2000年北仑公司5台60万千瓦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成为20世纪末国内最大的火电厂。从那一刻起,北仑公司就注定要成为火电行业绿色发展的领跑者。 没有强制要求,更没有电价补贴,2004年电厂投资11.55亿元,实施国内最大规模的5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脱硫改造工程。 2007年8月,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脱硫改造工程提前5个月全面投产。这是北仑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实践,也赢得了公众的普遍赞誉。 让天更蓝让水更清,是国电人的责任。改造后北仑公司60万千瓦机组脱硫投运率超过90%,脱硫效率超过95%,二氧化硫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如今,全厂机组脱硫投运率已经达到100%。 “如果能在海洋滩涂灰渣场地上建成百万千瓦机组,这在全国还是先例。”一位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专家曾这样说。2006年,三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正式开工,建设者们用满腔的热情开始创造奇迹。 “我们相信未来,相信任何艰险都挡不住北仑人对梦想的渴望。”这是建设者写下的诗句,而他们凭着这份干劲,仅用24个月,实现首台百万机组投产发电。由此,集团公司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 作为中国最美电厂,北仑公司从未停止绿色发展的脚步。如今,建设者们正朝着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目标迈进。未来的东海岸,天会更蓝,水会更清。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