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筑龙BIM网专访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HKIBIM副主席冯树坚,探讨BIM在现有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编者按】冯树坚先生任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HKIBIM副主席,始终致力于BIM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工作,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其对BIM教育与培训也有自己的见解与体会。本次专访中冯树坚先生就两地不同的行业背景与工作习惯,就BIM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探讨与解读。
BIM是追求更好建筑的一种工具
——专访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副主席冯树坚
冯树坚【BIM专家库】于1992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建筑系毕业,在香港和悉尼有超过20年的建筑工作经验。他现为香港的注册建筑师, 并且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筑师学会会员. 在悉尼工作期间获得了项目管理硕士学位。现为思进科技公司AM-BIM总裁。 冯氏对IT技术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感兴趣,他一直走在最新应用技术的前端。他从1998年开始就应用最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到建筑设计,图纸生产, 项目统筹协同,营运, 维修及设施管理中,建立最有效率的团队和实践工作方式。他是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HKIBIM的创会(2008)和现任(2013-2014)副主席, 在香港及中国推动BIM建筑信息模拟技术。他是香港政府工程项目的CAD标准(CSWP)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建筑师学会BIM 委员会委员,曾担任欧特克Autodesk公司的行业顾问委员会主席。在2013年亦成为国际BIM 专业协会BuildingSMART (香港分会) 的创会会员.他主理的BIM项目包括高层住宅大楼,独立屋住宅,超高层写字楼,商场,教堂,大学,物流中心,地铁站, 火车站/车厂,内部精装修甚至BIM家具设计。他带领的BIM团队在2007 年曾荣获美国的国际BIM Revit经验大奖; 2007年和2009年的香港BIM大奖等。 2011年他的团队赢得了新加坡的国际BIM大赛,并荣获最杰出BIM设计奖。 从2005年开始他开始教授BIM技术. 在香港,中国及海外不同的大学担任教授及讲师,当中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专修学院, 珠海书院,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和华南理工等等。他亦培训公司内部BIM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更是各种的BIM论坛和会议, 以及不同专业机构讲员,足迹遍及香港,上海,天津,深圳,北京,广州,日本东京和南韩首尔。他刚被邀为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的嘉宾, 讨论BIM 的建筑业界的发展. 冯氏还参与建立地铁, 香港地区和中国国家BIM标准制定的工作。
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副主席 冯树坚
筑龙BIM:对于BIM,您怎样定位?
冯树坚:起初我们把BIM当作一个设计工具,我们以前习惯了用CAD做设计,现在的趋势就是把BIM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工具,在可视化和出图方面都相对好一些。所以一开始,我的理念就是在设计时用BIM去取代CAD的工作。 在BIM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又发现BIM不仅仅是一个从二维变成三维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数字和资讯。因为通常来说,我们做设计,一方面我们要出图,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要把很多资讯整理放在一起。我们以前做CAD的时候,图纸和资讯二者是分开处理的。这样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图纸与资讯不是一套东西,图纸有改变时资讯没有及时去改,一些错误和遗漏我们也不能发现,就会出现很麻烦的情况。
筑龙BIM:能否举例说明?
冯树坚:我在做CAD时,曾经做过一个学校项目,那个学校有两千多个门,我的工作是做一个门表,我用了差不多五整天的时间把这个门表弄出来,很多很多的项目,要一个一个列出来。做了五天以后,发现图纸已经改了,我的门表很多东西也要更新,还要对着每一个门跟图纸对比一下再去改,这是很没有效率的一项工作。用了BIM以后我们发现,这个工作完全不需要我们这样做,在BIM里图形跟资讯是一起的,改了图形以后,资讯就自动会改了,反过来也一样。所以在效率方面我们发现它可以起到很大帮助。 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好多年以前我们刚刚开始做BIM的时候,我们做过一个比较试验,就是希望能看到BIM和CAD的效率区别在哪里。我邀请三位同事,他们中有一位是CAD专家,另外两位是两个不同平台的BIM专家参与试验。我给出同一个项目的平面、剖面和三维表达,让他们三位在半小时内完成同一个项目,对比半小时内的完成情况。 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做CAD的人他拿到图纸以后,基本上不需要管其他的图纸,直接绘图。但是另外两位要综合分析每一张图纸每一层建筑的关系,才能开始绘图。这样一来,比较结果显示在半小时内CAD做的最快。不难理解,在CAD绘图时不需要研究每一层的相对关系,而在BIM平台上必须充分了解综合信息,才能够去做。 这样一来可能起初体现出的是CAD更快,但如果不是限定30分钟,而是用三天时间分别完成这个项目,在三天以后发生改动时,情况将完全不同。在修改时,CAD必须要修改每一张图纸,然而在BIM平台上,只需修改一次,所有的相关内容都会产生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就一个项目整体分析,必然是BIM的效率要高于CAD,但我们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应用BIM的前期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思考,才能为后期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BIM是追求更好建筑的一种工具(下)】
态度决定高度,视野引领世界。筑龙BIM网推出全新高端访谈栏目 【视野】 。专业视角,独家解读,专访行业领军人物,实时追踪热点工程。行走大时代、聚焦大项目、聆听大智慧、绽放大锋芒。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