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智能建筑 查看内容

运用BIM技术实现住宅全过程质量追踪

2013-10-2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0|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摘要: 住宅产业化、标准化、模数化,可以实现大幅度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品质。将BIM技术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实现住宅的全过程质量追踪。                                ...

摘要:住宅产业化、标准化、模数化,可以实现大幅度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品质。将BIM技术应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实现住宅的全过程质量追踪。                                                            
  2013年10月24日,2013第四届中国房地产新趋势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中国房地产新趋势高峰论坛至今已举办四届,每届高峰论坛的主题都紧扣房地产发展的脉搏,本届论坛以“绿色建筑行动”为主题,旨在倡导低碳绿色建筑,引导住宅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促进住宅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规划发展处处长刘美霞女士发表主题演讲。
  今年的住博会明日之家给大家展示三套住房,一个是绿色低碳房子,一个是被动式超能耗的房子,还有践行保障性住房标准化理念的房子。这些房子全部是在48个小时之内,在现场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建完成的,每套房子所用的产品有一百多家企业生产。
  从结构到内部装修,乃至于一些家具,包括到最后整体处理,只有48小时,所有东西都是产业化的产品。 房子48小时搭建完了,用光触媒处理有毒有害气体,对于治理PM2.5,大气污染也有作用。整体卫浴使用高科技航空材料,大幅度减少水泥用料,防水材料用料,减少人工,用标准化去做,这是本质性的革命。
  通过住宅产业化、标准化、模数化,可以实现大幅度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的品质。保障房不代表品质低,虽然面积小,但是要有大量技术的应用,有智能化家居,有BIM技术。原来CAD是实现了设计师甩掉模块,通过BIM的体系,实现了二维到三维的转化,实现整个住宅的全过程质量追踪。
  住宅产业只有实现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的深度融合,才能使的产业链不断的延伸,才使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通过手机、IPad,上班打车回家的时候,使家里保持很好的温度,甚至把饭做好了。最重要的,所有的构件和部品装上了RFID的芯片,通过芯片进行定位,整个建造的过程,每一个产品,产品在工厂里生产,是谁生产,哪天生产,一直到它最终是什么使用什么时候坏的,都会有整个住房系统。把住宅产业链延伸下去,使得真正建筑一体化变得更加容易实现。
  未来通过住宅产业的信息化,可以拿自己手机一扫描登录网站,看部品是哪个厂家,哪天生产,可以置换的部品在哪里买,直接下单购买,真正实现家居的智能化。
  实际上产业化就是标准化,现在的产业化绝不是过去产业化,以前的产业化是说在强调它的标准化设计,是基于的文化,基于的传统,基于设计师创新基础上的一个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现在是站在国外的肩膀上去做的事情,一定要给设计师足够的空间,要把设计标准化基础上的多样化,要给广大的开发企业、设计师留下空间。希望更多房地产企业加入共同研发标准化道路,引导楼梯、卫生间、主卧室窗户的标准化等等,使得材料用得更少,老百姓生活更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