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筑龙BIM网原创栏目The Voice Of BIMer——BIM好声音,收集每周微博最新热点动态,关注各方观点,聆听专业声音,每周一发布,敬请关注。
TOP1 最“实践” @上海城建集团企业微博:【BIM助力“后世博”地下空间开发】从“后世博大型建筑群体数字化协调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会议传来消息,城建设计总院将作为牵头设计单位参与世博地下空间BIM科研课题,目前已完成了地下公共区域、地下基坑支护的BIM设计模型。未来,后世博B片区及待开发的C片区都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
TOP2 最“软件” @CCDR_王斌:望京SOHO 项目BIM实施之初,尝试用DELMIA 软件来模拟进度,最后由于时间、人力成本等原因没有实施,DELMIA在建筑领域里的实践,早在2000年左右就有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虽然DELMIA十分优秀,但时至今日似乎很难成为改变生产力的角色。
![](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7/12/171335p36gc4ggg5ozocjv.jpg.thumb.jpg)
@石圍塘火車:DELMIA的核心还是工作流,个人以为在建筑领域搞工作流基本上没啥价值,建筑行业的运作流程和机制已经非常成熟有效,IT基本帮不上忙。如果您的进度模拟是指施工过程的3D仿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CAITA 的宏录制:建模完成后将所有零件隐藏,逐步(按日进度或周进度)再现整个施工过程。 如果模拟进度是要把3D模型和工料清单(BOM)、MS Project以及预决算系统做数据集成,目前的成本(至少是千万级)没有哪个业主愿意支付。因为也看不到什么直接的效益:不但不能减少现有的管理人员还要增加人手来维护一个复杂的系统 @CCDR_王斌:回复@石圍塘火車:工业系统直接移植到建筑行业,从目前的行业情况来看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twelvemonkey:这就好比被推销花巨款买了架飞机,回家发现汽车驾照科目一又没过还得复试! @CCDR_王斌:回复@twelvemonkey:但话说回来,这么折腾一圈,买过飞机的经历而后买汽车要轻松些,哈! @twelvemonkey:回复@CCDR_王斌:看人家开了飞机眼馋的不少。
TOP3 最“模板” @Jeffrey_QS_BIM_ERP:有了标准化的清单及工序,再有按照我们要求建模的模型,后续的4D和5D全部实现自动化,这套模版换到其它相同类型的项目,也可以同样被高效利用。我想这就是BIM的魅力吧,已经实现了一大半了,继续努力。国内的BIM软件商有能实现的吗? @工程爱好者向敏:咱们进度差不多吧,但是这样操作的话,确实建模人员工作量很大。这是BIM的方向,BIM必须落地,再飘着就飞走了。
TOP4 最“学习” @中建四局安装团委:#科技进步,青年先行#第六波:“青年先行,争当技术先锋”BIM学习。结合局科技进步年这一契机,公司团委联合公司科技中心组织BIM培训,丰富广大员工的专业知识。9月10日,公司BIM学习小组正式开课。学习时间从早上8点半至下午5点,连续学习10天;学习内容包括土建及结构BIM建模、MEP内容、BIM可视化等。
![](data/attachment/portal/201407/12/171335k3x0nn3ihn6nzo0z.jpg.thumb.jpg)
以上内容来自微博,感谢原作者!欢迎@筑龙BIM。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