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点或即将消失 中国长城濒危
许多景点如今都面临着濒危的处境,它们甚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逐渐消失。这些自然或文化景点面对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包括伐木、污染、人类定居和城市化发展等;有些景点会暴露在自然事件的侵袭之下,包括气候变化、风化和其他自然灾害。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中国长城在公元前7世纪和公元17世纪之间进行了多次修筑,它最早是秦朝用于抵御北方外族入侵的军事建筑。长期以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以及自然风化侵蚀已经使长城的某些地段消失。中国政府制定了保护长城的法律,同时为城墙保护、修复和维护提供资金支持。
这座意大利城市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十分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威尼斯以美丽的街道、运河、潟湖和平底飞舟而闻名,而其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它正在下沉。虽然被很多人称为“水城”,但威尼斯可能很快就要变成“水下之城”了。根据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威尼斯正在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下沉。每年2毫米的速率看起来并不多,但据报道,威尼斯正在经受着越来越多的洪水侵袭,或许在几个世纪以后,这里将变成一个“潜水天堂”。
死海以其高盐度的水体闻名于世,人们在这样的水里可以毫不费力地浮起。不过,在未来几年内,死海可能会逐渐变成一片干旱的土地。根据一些独立的调查结果,这个内陆湖泊正在以创纪录的速率衰退——在2011年10到2012年10月,死海水面下降了惊人的1.5米。环境学家呼吁死海周边的国家禁止钾肥公司从死海中取水,否则这个著名的湖泊可能就将成为历史。
欧洲阿尔卑斯山长期以来一直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地,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冰雪运动爱好者。阿尔卑斯山的冰雪景色令人陶醉,但据一项新的研究,阿尔卑斯山将有75%的冰川在本世纪末时消失。据英国卫报的报道,雪山冰川的消融是过去数十年间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原因。冰川衰退和海平面上升也预示着地球未来将经历更多的麻烦。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之一,秘鲁的马丘比丘正受到疏于保护和过度开发的威胁。马丘比丘屹立在海拔2430米的山峰上,是一座15世纪的印加古城遗迹。这里还是几种濒危动物的家园。近年来,大量的游客涌入马丘比丘,导致古城遗址饱受经济和商业发展的压力,并对遗址建筑造成了损坏。该遗址也受到洪水和风化的威胁。
泰姬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之一,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这是一座建筑史上的杰作,是莫卧儿王朝的一位皇帝为心爱妻子所建的陵墓。建筑结构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近年来,泰姬陵受到的环境威胁主要来自附近Yamada河的污染。污染物排放和酸雨等都在侵蚀着泰姬陵的结构。河流水位的下降也导致建筑出现了裂缝,泰姬陵的木制基础也受到腐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绍,在泰姬陵周围10400平方公里的区域都被划定为防治污染的保护区域。印度政府也制定了保护泰姬陵的法规。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它同时也是一座休眠火山,位于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地区。乞力马扎罗山也面临着跟阿尔卑斯山一样的问题——冰川消融。据CNN报道,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称,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融速率,乞力马扎罗山上那举世闻名的冰川将在未来二十年内消失殆尽。乞力马扎罗山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而该国也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国家之一。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全球变暖使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逐渐消失,该国的经济前景也变得不容乐观。
纯净的沙滩和海水,以及美丽的度假别墅,使这些小岛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马尔代夫拥有1200个岛屿,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国家,仅有1.5米,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渐下降。马尔代夫的一千多个岛屿中,只有195个有住人,其中93个岛屿正在经受海水的侵蚀。据估计,再过大约一百年时间,马尔代夫群岛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除非世界开始认真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否则马尔代夫——以及其他一些濒危的景点——就将很快成为沉没的岛屿。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不仅仅是一个受欢迎的潜水胜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种群,及众多濒危海洋生物的家园。大堡礁正饱受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威胁。该水域经常因为石油泄漏等人类活动而受到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温度上升也可能导致珊瑚的白化现象,而这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恢复。在大堡礁区的过度捕鱼不仅仅干扰了生态系统的运作,生活在其中的众多濒危物种也因此面临灭绝的危险。如果人类不停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话,大堡礁及其丰富的海洋生物将很快不复存在。
地球的两端是北极和南极地区,这里拥有众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和野生动物。不出意外,这两个地区也受到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威胁。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一项近期的研究显示,目前南极半岛冰盖的融化速度比过去一千年里的任何时候都快。这些重要变化“几乎可以肯定”是源自人类引起的全球变暖。据研究报告称,最早到2050年,冰盖消融就可能使两极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到灭顶之灾。也许再过半个世纪,我们就见不到北极和南极地区那些奇特的景观和野生动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