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奎:非常感谢陈总的精彩发言。陈总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设计专家也是一个管理专家。接下来我们进入到一个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就是我们来自于UAP董事的Daniel Tobin先生给我们做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当艺术遇到建筑,其实我本人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主要是网上有一个有趣的贴子,是关于苏州大秋裤的问题。所以我想建筑是一个日常用品,大家每天都看的,而艺术好像是一个高雅的,艺术遇到建筑为什么会产生大秋裤这样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接下来Daniel Tobin先生会在这个议题上给我们做一个精彩的发言。有请。 Daniel Tobin:非常感谢CCDI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个演讲的机会。事实上我们是一个在环境艺术方面的一个专家,所以我们在环境艺术方面做了很多的项目,包括在中国,在澳洲、还有在美国、欧洲等等的项目,我们本身在中国和澳洲都有运营。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讲讲我们的两个项目,首先我想先跟大家讲一讲一个叫做KNAVO(音),是三藩市的一个设计,还有一个大学灯塔项目,我会讲一下这两个项目,而且讲一下我们执行项目当中所遇到的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知道灯塔的项目是在沙特阿拉伯一个大学河岸的项目,另外个电话多端的线条是布理斯班的项目。客户想在一个机场享有的航站楼旁边建一个新的停车场,这是一个现有的航站楼,还有现有的这样的一个停车场地这个是原有的一个规划,但是还没有建,这里还有一个停车场,实际上是在这里的,所以如果当你下了飞机到了布理斯板就通过这里到了停车场了。我们看一下如何让客户移动更加的有效,同时也变成了一个艺术方面的任务,我一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这个停车场是九层高,几百米长,我们在这个项目里面任命了三个艺术家,三个澳洲以及全球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给我们设计相应的艺术ChristnaWaterson跟我们有很好的规划,也有很好的合作。他也做了一些调查,他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模型,所以的话应该说他从建筑学院毕业之后又到了艺术学院,所以他受到了非常好的两方面的培训。这是他的一些概念的作品。大家可以看到内部的装修的话是多层颜色的,在每一个我们的停车场的话都是有不同的颜色,这样的话你就会很好的识别到你在哪一层。 第二个也是我们的JeniferWarchant设计师,他通过一些这折叠的方式展现一些颜色,这也是在这个澳大利亚城市里面的一个停车的设计。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地理的线条,这是特对这个屋顶的打造,一般都是用了一些金属的材质。大家可以看到,它也是一些概念性的作品给大家做的一个呈现的概念。从地面上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展示。 第三个设计师是Nedkahn,他在全世界做不同的项目,我们一跟他们签署了一个合作协议,他也是有非常好的经验,他也非常了解我们的状况,比如飞机到这边的时候一个迎面来风对我们建筑的影响,所以更好的了解到对这个停车场的认知。在表面上大家可以看到有风经过的时候的一些状态,而且我们大量的一些要件。每一个方块都是1×4英寸,有成千论万的元素,而且它是移动的,我们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低成本的维护,而且的话它是比较的环保。但是有一些其他的一些我们要考虑的要素,因为机场的话也非常关注我们用到的装饰,因为我们知道在机场有很多的污染源,所以也希望说不要去造成大量的一些污染,而且我们要去考虑到机场的噪音。我们知道,当我们的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它也就是非常关注这个机场的一个地面的状况。我们知道全世界来说,机场的设计都是一个有非常风险性的工作。这是我们的工作的进展,Nedkahn也到了我们的工作的地方,他也做一些考察工业,了解当地的情况以及这个机场航站楼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砍掉它的一些反射,尤其是睡眠反射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些气流流线的现状在我们的风的墙面上有一个展示。这是我们整个大楼当中都有所展现的。 另外就是通风,尤其是我们的停车场,我们也是做了全方位的研究有做一些讨论,你要考虑到我们的停机在不同的停机的位置,还有通风点的设计,以及运行的情况。包括我们飞机降落或是起降的时候或是正常风自然通过风墙的时候的影响。这是我们正常的一些通风,但是它其实不允许一个正常通风的存在,在每一个我们的设计上有13000个孔的面板,它是非常大的一个工程,但是我们有从中为我们的通风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的话是在我们的车场中安装的,有一些是在机场的外部安装的,也有一些工程师会在整个过程当中参与进来。安装的话也是我们的一个难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在这个大楼的前面进行安装,因为还有其他的工作要进行。我们也是允许在其他的一些大楼的建筑里面去做安装,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叫耐特(音)是现有的一个有点像小吊车的一个设备。它也是可以跨过我们的大楼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停车场。也是我们在进行安装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到在外面的话我们也在做安装,但是这个也可以从内部同时进行。这是我们已经完成的一面墙,但是依然还有很多的建筑的残余的一些灰尘,这是我们完成的工作。这是从下面往上看,可以看到风穿越的一个情况。这是从层面去看,可以看到我们的风的运动情况,而且它其实每一天当中的话也是根据天气状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情况。 第二个的话我要讲的是Kas,这个项目的话这是我们的大学,我们的科技大学,这是我们完成的项目。大家可以到就是覆盖了这个区域,它其实靠近我们的一个现有的一个学校,这是我们的居民区在这里,有3万人的居住区。是07年开始也是来自于我们的多伦多的一些设计师,应该说它成为这个大学的一个偶像,我们也非常迫切的去到这个工作站点,大家可以看到当地的一些建筑物。我们的一些碳纤维,它非常靠近红海。是我们的一些局限,非常复杂,可以看出,从我们的设计图开始到完成只有6个月的时间,每一个元素的话我觉得它每一个形状都是非常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形状是重复的。前面22个石板可以看到,每个都有5、6吨的重量,从22到61的话,大概是23吨的水泥的一个重量。我们也希望在内部的话能够创造出空间控制的宽敞。所以第一个就是工程师要从我们的塔外去开始做工作,这样的话才能保证这个螺旋塔内的空间更加的富足。这也有赖于我们工程师的经验,下面也有一些线缆来支撑整个大厦,它是一个塔尖,但是这是我们做的一些文件,在我们的工作进行当中的话,非常有限的时候来做一些文件。这是我们的工作间,在两个月内完成的。我刚才也说了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它每一个形状都是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下面是22个形状的话,它们每一个组成都是有三个部件,有预制的一些不同的原件,这是一些预制的单元是1/4或是一半的。他们其实也是在地面完成的,然后把它吊到一个位置进行安装。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界面图也可以看到一些细节,这个可能会更好一些,你想象一下,这是我们的大楼或是尖塔的一个截面图,这是我们不同形状。这也有加强的一些预制,用于支持我们的整个塔尖,但是这就是我们在做这个不同的形状,也是我们的原件。我们再通过运输把它运输到我们的工作站点。如果你去到现场的话你会非常的激动,因为我们都说过,我们每个原件都不一样。我们会把每个原件放在它该有的位置。每个位置有它的倾斜度,按照这个来排列起来,所以它的结构是一个非常难装的项目,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团队,他们在支持我们这个非常复杂的结构。我们这些木块就是起到一个安装和拼接的作用。这是我们在塔尖工作的状况,而且这个场地本身非常的复杂,走廊非常的小,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搬运车要进来的话它的空间也非常的狭窄。你可以看到我们内部的情况,这是我们的支持架,这是我们在做加强,加强我们的尖塔,而且我们在这个地方有不同缆线,而且它是通电的,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做加强的话包括我们本身结构复杂性的话了我们本身工作的难度。大家也可以看一下这个内部结构,我们主要内部结构的话那么复杂也是为了把我们后面这个白色的部分支撑起来。其实我们在真正的进程当中我自己感觉也非常的高兴而且非常的自信 这就是我们最终的一些前面的22个模型,22个不同的形状,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塔尖,进入到每个正确的位置。而且它是每一个单一的原件通过构造联系起来的,这是单一的部分它们本身都是独一无二形状都不一样,而且每个安装的时候都要双重的确保它放在了正确的位置。因为这个塔慢慢构架起来的话它的构造越来越小,空间越来越小。 现在就是把这些模型组合起来,浇注混凝土,浇注水泥,这个大家可以看到,后面就是一个已经清洁干净的,这样的每一个模板在最后的这样的一个安装的时候都要进行清洁。我们把它放到现场,大家可以看到,塔尖正在成形。而且我们在现场有两个项目经理,他们在控制整个安装的过程,其中有一个是负责预制的料厂,另外一个负责现场整个安装的工作地,所以它其实如果再慢慢往上摆这个塔的上面的部分会越来越危险,因为它有大块的水泥。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外部的这个脚手架是多么的复杂,而且后来我们在搭建这个脚手架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是很虚的,总是担心它不安全。最后它终于完工了,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大家可以说它其实是一个比较傻的事,它是一个现代的灯塔,但是我们做这个是把它作为一个对大学的象征来做的。但是后来它大学的象征意义远不只是如此了,它变成了大学的文化象征和一个LOGO,而且成了很多大学活动这样的一个场地所在。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完工的部件,在建造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必须要填充一些单元,从而能够提升它的支撑里,所以大概20个空间都已经被填充了,这样的话就可以能够提升它的支撑力。 最后这是完工的一个情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从下到上看塔尖的一个情况,对我们来说,要把这个塔尖打开,要确保整个的里面的光线是开放的,才可以不影响它的视觉效果。我们很喜欢看到游人他们来拍照,然后把这些照片再网上发出去,然后很多人喜欢,很多人暗赞这对我们的文化上对他们来是也是一个贡献。 这是我的介绍,谢谢各位。 李永奎:非常感谢Daniel Tobin先生给我们所做的精彩的演讲,实际上他是用了项目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还是足够复杂的一些案例向我们介绍一些简单的道理,就是真正的艺术实际上是要用心的,真正艺术也是大众的,就像我们说真正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一样的。所以再次感谢我们的两位演讲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我想我们两个专题报告结束以后,我们有一个更精彩的对话。那我们中间就不休息了。大家稍坐片刻,我们的嘉宾一会就上来。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讨论和对话环节。讨论和对话的主持请我们的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研究院的何清华教授来进行主持,我们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