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发展论坛上致辞
摘要: 方明:各位村镇建设的同仁们,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论坛和小城镇分会承办的“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发展论坛”,参加这次论坛有机会同很多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相聚,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学 ...
方明:各位村镇建设的同仁们,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论坛和小城镇分会承办的“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发展论坛”,参加这次论坛有机会同很多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相聚,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学习新形势下的村发展,这次论坛的发展是“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发展”,城乡统筹提了很多年,但是一直侧重于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考虑如何城市化,因为研究的主体都是城市人,是搞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同志居多,我们今天从城镇的角度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如何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发展”,我认为首先要统筹兼顾,既不要简单的站在城市的角度只考虑乡村的城市化,也不要狭隘的站在村镇的角度只考虑本身的发展,村镇规划、村镇发展,要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统筹考虑村镇的发展。这几年我也参加过一些所谓的城乡统筹的规划,或者是研讨,更多的是考虑站在了如何为城市更好的发展、站在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考虑村镇的。这个方向对村镇发展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很有必要从村镇的发展,从统筹背景下去进行研究,同时我们要考虑到差异化发展,规划学的创始人霍华德说城市和农村必须结为夫妇,这样一种令人欣赏的结合将会是农村新的希望,焕发出新的生机、孕育出新的文明。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是把农村创造成城市,把农民改造成工人、居民,仇部长说如果把城市和农村搞成一种发展模式,其实就是同经验,不可能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的格局,协调发展的是尊重,尊重固有的城乡差别。 最近这段时间配合司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向近期做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都是想把村做的像村、镇做的像镇,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城市化,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让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不是简单的抄袭城市的现代化,是自我的现代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在新的行使市下如何思考?反思我们城镇建设这些年做了大量工业,但是也存在很多就村、就镇谈村的问题,适应不了新的行使,我认为当前的村镇建设和研究一定要放在城镇化背景下去开展,一定要这次论坛的主题城乡统筹去进行考虑,要有一个大的概念,从全国各省到各地级市、到县去进行研究,哪些应该是集中发现,哪些应该是环境治理,哪些应该是生态涵养移民,同时村镇建设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从传统的村镇建设走向多学科、跨领域的探索。 刚才徐宗威秘书上说了三大方针,适用、经济和美观,其实村镇比城市建设更加丰富,更加范围外延,更加广阔,这三大方针特别是经济在农村尤为重要。刚才徐宗威秘书农村房屋这几年的变迁,其实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有了钱就不断的加厨房、楼梯,经济了制约这些农村住房的发展,当房子建设好就注重环境、注重统一的规划、注重公共交通等等。 村镇建设也不仅仅是经济,它有丰富的人文、伦理等等,它是一个小的社会,是一个城市的缩影版,它跟生产、农业,我们的农村住宅也不是简单的像城市就是一个住房,本身也是一个生产的场所和工具,所以在村镇建设里面它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认为从事这方面的建筑和研究,一定要把视野放开阔、更加广阔。 长期以来村镇建设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从事这项工作都比较清贫、比较苦,大部分人都愿意做城市方面的研究工作,村镇处的同志们都愿意到一些城市房地产处、规划处等工作。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村镇建设的春天我认为也来临的,近几年随着我们搞了新农村小城镇大战略,农村威旧房、传统村落、重点镇等一系列的工作都预示着我们新的时机的来临。未来城镇化主要不再大城市,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乡村,重要的载体就在这里。 我们村镇建设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团体,大家充满了友谊,也充满了感激,张军院长是很多年前兼任过村镇方面的所长,在座各位很多都是这方面的老前辈、老专家、老领导,今天又有很多新的、年轻的同志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这个团体未来我觉得是很有生命力的团体,也是充满激情的团体。 最后我在这里预祝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和小城镇建筑分会分论坛圆满成功,也预祝大家身体健康、快乐。谢谢大家!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