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普查及保护研究的立项--魏笑雨
魏笑雨:尊敬的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和建筑界的新兵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么高等级的会议,听了前面六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对我启发很大。接下来我向大会介绍我们所做的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普查及保护研究的立项。 我从四各方面介绍这个报告,首先介绍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简介,大家知道2007年至2011年期间国务院有一项重大工程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范围是全国除港澳台外的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全国各省在这个框架下进行了这次普查,黑龙江省也不例外,我们如其完成了这项工作,根据汇总黑龙江省普查结果是黑龙江共调查登陆不可移动文物10759处,它的类别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中东铁路干线的普查就是在新发现栏目下。 中东铁路干线历史普查情况,因为这是一个普查着重普字,所以我们在历时几年的工作当中对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做了地理位置GPS标定,图象采集以及简介和周边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的描述,包括14项要素的调查。中东铁路,当时沙皇俄国为了控制和侵略中国以至于达到他控制整个远东地区的目的在中国境内修的一条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向南达至旅顺。这个铁路在中国境内全长2500多公里,干线从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这个历史干线就是这短路线,本次报告主要内容着重于黑龙江境内的。干线全长1480多公里,支线从哈尔滨到旅顺940多公里,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当中黑龙江省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文件中登记三千多处,这个中东铁路怎么界定呢?就跟中东铁路各个阶段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中东铁路建成以后是命运多舛历经沧桑,经历了清末民国、伪满、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的阶段,先后由俄罗斯统治、国际共管、中苏共管以及日本独占这样一个阶段。此间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也与这条铁路息息相关,所以对于中东铁路历史建筑定位上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与中东铁路建筑有关的,受中东铁路影响而建的,与此间重大历史实践有关的。所以黑龙江省中东铁路这一段建筑历史类别非常丰富,比如交通设施建筑、行政办公、卫生医疗、文化教育、金融商贸、军事建筑、宗教工业建筑等。根据文物统计,黑龙江省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有1000多栋单体,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绥芬河、绥化、大庆这样一些城市。因为采集照片特别多,只选其中的一些与大家分享,这是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现在仍然使用,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一面坡火车站建筑群其中一部分,横道河火车站建筑群部分。富拉尔基车站上还保留着富拉尔基的牌匾,中东铁路最重要的一座大桥是宾州松花江大桥,这座桥建成通车已经一百多年,现在正在使用,在桥的南侧是日占时期修的碉堡。为了便于给机车加水沿线还修了很多水塔,这是几处。除了修建水塔以外,中东铁路还为员工修建了一些浴室,有些是石头房子。沿线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有一些还不为人知的工业建筑,比如说阿什河糖厂,一面坡啤酒厂,他做的葡萄酒还是比较著名的,公和利的火磨厂。沿线还有一批修建的职工宿舍,这是位于哈尔滨室内高级职工住宅,除了这些富有俄罗斯特点的建筑,还有一些文化类的建筑,比如说学校,这一处是辅育中学,外国人设计的带有中国建筑风格的建筑,现在是哈尔滨三中。 1907年哈尔滨作为约开口岸之后,很多国家纷纷驻足哈尔滨,因此也有一些领事馆的建筑,当时大约20多个国家在哈尔滨设立领事馆。中东铁路修建以后,各类宗教派别也是入住,解放之前哈尔滨有各类大小宗教建筑80多座,不同的宗教类别可以在几乎同样的地点来建设他的教堂,这说明哈尔滨还是非常包容的。 因为中东铁路沿线建筑类别特别多,不能一一给大家展示,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的建筑,我们初步认识到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构成了非常丰富的历史遗产廊道,我们特别希望从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进行深入的认定。它的历史价值我们初步认定这些历史建筑构成了中国东北一部生动的发展史,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际力量在中国东北的一种驳议和角逐的过程。在科学价值当中,黑龙江原来是被称为北大荒,一开始也是作为清朝的隆兴之地,不允许汉民进去开垦,所以它的发展一直落后于中原地区,在中东铁路修建之前它一直处于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经济当中。哈尔滨这个城市当时其实只是个小渔村,只不过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才在几十年,也就是一二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所以当时俄国人在修建中东铁路的时候对哈尔滨城市规划其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科学价值。它的保护是特别庞大的一项工作,我们刚刚做了普查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来这些保护措施不是说为了放到这儿四字一组比较美观,其实提出这些保护措施是针对目前黑龙江对历史建筑以及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保护方向,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深入地研究以整体规划代替对单体建筑比较狭隘的保护规划,而且要有实施规范,因为在一些保护实施当中施工单位会擅自修改规划者所做的规划。吕舟老师在沈阳会议中提出了,其实现在保护的科学手段已经比较发达,而且也能够满足需要,更重要是保护之后的管理,所以我们希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系统宣传。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自己工作体会是宣传力度不够,也不够深入,我们宣传不是每年两次,一次是博物馆日,还有一次是文化遗产日,这非常不够,所以在这里需要有一种系统宣传工程。在各个工作的环节当中,无论是研究还是宣传都应该融入广泛的社区参与。 中东铁路干线历史建筑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遗产,应该本着整体有效的保护理念,从点的保护走向全面的保护,从由专业部门主导参与的保护走向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保护。而且我们希望这条丰富的历史遗产廊道最后纳入到世界遗产保护体系当中。最后也特别诚挚地邀请各行业人员参与到我们的保护当中。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