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建筑---单军

2012-10-25 17:35|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1018| 评论: 0

摘要: 我的题目叫《自然的建筑》,我摆得比较多,大家别以为我是快设计,我也是慢设计。建筑群落作为大地景观来讲是很小的一部分,我这几年比较关心的就是建筑和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地景来作为建筑一个重要的启发 ...

   我的题目叫《自然的建筑》,我摆得比较多,大家别以为我是快设计,我也是慢设计。建筑群落作为大地景观来讲是很小的一部分,我这几年比较关心的就是建筑和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地景来作为建筑一个重要的启发点,来是拉斯维加斯的一部分城市,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这是北京,尽管这么大的建设量,在大地景观当中其实建设城市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在早期的一些聚落,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其实很多是依山就势,成为整个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把自己突显得很突出。

    其实像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个地方,他总是把跟它相邻的空间和地景结合起来考虑。我觉得建筑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我相信,对于一个场地和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可能是一个建筑师共同要关注的。还有Rick Joy说,他说在沙漠中正确的建筑是少的建筑,就像仙人掌一样,可能由于气候的条件,做得就非常简单,体量很小。这段话是说建筑应该寄居在一个地景中,是寄居,而不是土地的主人,对土地是很敬畏的,这说明实际上建筑应该是一个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从山水画中也可以看到,这是清初的一个图,其实建筑是非常小的,主要是以大山大川为景,建筑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为什么叫自然的建筑?其实自然界我觉得有它的规律性。建筑其实也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自主性,这两个东西可以从自然当中去借鉴。其实这种寒暑变化、季节变化、光影变化、昼夜变化等等,还有自然界的物质性元素,其实有很多,我们建筑材料的自然属性有一些天然材料也有自然属性,其实都是向自然界学习。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觉得建筑设计也可以向自然学习,有些形态上也有很多,我因为原来潜心研究过印度建筑,其实像这个神庙就是一个宇宙中心的庙高山的一个原形。还有在自然界当中的迷宫形象,在城市聚落中,这样的迷宫,我相信本·拉登藏着也是很难找出来的,在城市的树枝状的道路中也都是有体现。所以我觉得能从自然界的规律性中得到启发,这是我自己个人认为的,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我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启发点。其实在模拟自然或者人化自然当中有很多,像圆明园的一个景区,景观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点。这是那一年我们去看的石亭,几个建筑师,王昀老师、崔彤老师,其实这个石亭是15个石头分成5组,那个设计师就是住持设计师,这是方丈设计的。在不同的角度,其实看不到第15排石头,隐含着是大山大川,大山大水的寓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们在原始的园林当中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春秋门是我在2010年做的,这个其实一开始,因为这个道路是一个弯的,大家知道,在明清的400年间建了7座牌坊,有4种,忠孝节义,我后来做的时候马上就想到这个,在一个蜿蜒的路径上,后面一点点呈现出来。当时我们这个项目是在一个大社区里,其实要在这儿设一道主门,但是从功能上来说不是正南正北,当时我们联想到是不是可以做一对门,这样说服甲方去多做一个门。后来想到做春秋,因为在临淄,齐文化是春秋之首,当时诸子百家,也是中国文化最兴盛的时候,当时想做同形同构的一个春门,这是秋门。中间除了水池还做了很多银杏,当时很关注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人在不断递进的时候,第二道门逐渐的显现呈现出来。春秋还寓意着寒暑变化,所以采用这种随季节变化一些色彩变化的银杏,也有一种永久的意思,实际上隐喻春秋这个时代,这是我们这次去伦敦展的几张。这是转轴,这是8高的,用铜饰的表面。做了很多心思,包括底下的镂空是由于风压的原因,最后用的是钢结构的钢柱,也能够旋转,其实一个人也能够转开。

    在这个设计里面,这是从春到秋,我们希望是像一个对话式的,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对于我们设计最初的想法还是一个路径式的,像景观为优先的。当然这个其实还有一层含义,就像我们说的,它是一个门,是一个路径。实际上不仅是两个门之间空间的交流,我们觉得也是一个现实和历史的对话,有一些隐喻这个时代的历史。包括这个水池,其实有时候微风一动的时候,这个门本身能动,正反镜像也是有一些微妙的变化的,这都是一些细微的地方。

    下面是木兰会所,今天我看到北京院金总也在,当时这是一个集群设计,我是7号,朱小地院长,金总他们是做一个五星级酒店,这个项目暂时还搁置着。当时在木兰围场的时候,我就说这是一个非常唯美的自然,非常精彩,可以看到很多摄影师的作品。是唯一的历史,在清朝的100多年间,实际上皇帝大概去了100多次。我们开始的判断,因为这个会所不大,3千多平米,我们想在显和隐、少和多之间要做一个变化,因为景观实在是太漂亮了,想把大部分的东西都隐藏在地下,上面只露一少部分。我们在现场调研的时候看到这种形态,就是动和不动之间,有些动植物都是一簇一簇的感觉。其实更重要的从气质上还是介乎于游牧和农耕,包括狩猎行为,想做这种可以移动的飘浮的建筑意向,所以对地段做了一些研究。这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把这个聚落排到最后,有7个。不同的盒子实际上朝向不同的景观面,做沙漠建筑的设计师说了一句话,他说是恢复建筑学的尊严,实际上有些东西只有到现场才能决定这个东西到底定位是朝向哪个。下是下半部,是连通的,上面飘浮着几个盒子。上半部可以看到是做飘浮,其实我们就把地面撕了一点,地下的部分,因为很不想干扰整个这么好的自然环境。这7个盒子其实分成2组,到冬天的时候有一组封闭,这里有一个完全开敞的盒子作为入口,可以看到季节的变化和夜景的变化。

    院书院建了很长的时间,前年出了一点叉子,现在还在差一点的阶段。也是根据地区做了一个五角形的形式,当时有一个特别的好处,所有的外立面大于直角,是一个连续性的界面,想做成像园林式的景窗。而且实际上我们的窗最后也都是完全垂直的,用的是蜂窝铝板实木,是非常轻的,去捕捉不同的光影变化,这是很重要的当时的构想图。因为社区比较烦乱,里面想做的比较静,所以在屋顶的这种扰动,到了中间这是整个里面的效果,用书架来形成这个空间。再里面插了三个,就是三庭院,做了三个金属盒子,里面的檐口是平的,就是想体现从一个园林,其实可以看到,这种园林,比如说江南园林都是一个院墙围住,在外面造景,体现了从闹到静的状态,我们后来说服甲方用整个的8多的玻璃。

    这是鄂尔多斯的项目,这个项目当时也是20个中国建筑师跟10个外国建筑师做的,我抽到这个地块当时是一个坡地。这边有一个山谷,其实整个建筑就是从地段生成的,从一个自然的地段。这张图其实反映的就是,我是把这个自然的坡变成一个几何的地段的台地,就开始生成这个办公设计,沿着水平向逐渐的升起来。因为周边的景色非常好,所以就强调,我们想在办公里面形成全景式的,最后里面做了一些竖井插进来。从一个无序的状态进入一个有序的,从自然到人工,从地景到建筑。可以看到,就是这么一个生长的姿态。后来动工以后暂停,我相信还会接着。其实在扰动这部分有点像动力,因为跟地形产生关系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些错动,也希望以后在地面可以影射出以后不同季节植被的状况,这是室内的状况。

    亭会馆这个方案,其实主要意思就是说,在一个湖和山之间要做一个剖面的研究,实际上做得比较矮,顺着这个山势。在整个形态上跟这个山的地形是契合和咬合的,主要是这两点,因为建筑规模也不太大,上面做了一些哈哈的景观做法。齐悦幼儿园一期,这也是正在施工的,在高层特别密的社区里面,我们做成一个地景式的,这是两个姊妹篇,挖了很多院子,做一些岩土的,估计明年差不多能建成。二期实际上也是在另一个地块,做一个椭圆形的。我们的立面都是用英文字改的,当然满足窗地的要求。

    下面介绍一下明代帝王文化博物馆。从2007年到现在5年时间,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今年算是正式开馆。这个项目是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前面有一个特别大的湖,这个地方的周围环境特别好,这是旧城。为什么要建一个明代帝王博物馆?实际上出来一个皇帝,就是明朝的第11位皇帝,就是20年不上朝的,他早期还比较英明,大家去看《明朝那些事》,他的堂兄当时是死了以后没有厚待,所以就让他去继承。他后来就把他父母葬在这儿了,后来明十三陵并入过来,比它还晚。现在是中国历史中最具有特色的一陵双冢的形式,就在他边上。当时做了一个平面,我解释一下,甲方要做一个明代风格的仿古建筑,要有帝王之相,有一条轴线,把一个省级文物迁到这里,非常漂亮。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地方自然环境非常好,想做一个园中之园,其实不是想做这个,但是写了一个名字,后来有人问,说这是不是什么日月神交,魔教的总坛什么的。正好有一个主馆是日字,月字是长寿字。这边有一些功能,其实功能是非常契合的。当时想这块做成一个大园林中的一个小园林,实际上是两种气势,所以把他们说服了。我因为做园林,引用了一句话,其实七分是主人,甲方还挺高兴,人家说了,非主人也,能主人,就是主建筑师是主任。他们关注的是一个轴线,我们关注的是一个动线,里面做了很多围绕着转的东西。地景请我们朱老师来配合,本来想往地上一戳,地面上就起褶皱了,把这些褶皱记录下来就是自然的景观。因为周边的植被很好,这是建成后的牌坊,在迁徙过程中做了一点损坏,所以后来他们的馆长全下台了。这个就搁在轴线上,在高度上,我们很尊重这个历史的牌坊,主馆是退后在园子里面看不到。可以看到,就是做一个非常简洁的跟历史的对话,它是非常精美的石雕,其实造价很低,用的是土料,非常简洁。我们叫黑白灰的印象,这是从铜门看这条轴线,这是虚厅,想做一个笼子,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天窗,像凿井似得。这是平面,可以看到,从这儿可以穿越,闭馆的时候,主次馆闭了以后,市民还可以到这儿来游戏游玩,是园中之园的意向。这块做了一组山石。

    这个连廊我们也用的这个字,这是嘉靖提的,它也是市博物馆,有点像我们在园林中的题匾。这是中间的空廊部分,由内而外的,可以经常看到外面的景色。这个可以看到白和里面的灰,黑白灰的关系,这是前院的景象,这是后面次入口,就是出去以后就是自然的,原来地形中的这些非常好的植被。整个图看起来,园林中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象。这是南边三组窗户,对着三个院落,这是在不同时间,这是清晨。这里面虽然说是要说服甲方,但是他们也还是隐藏着一个北斗七星,带点斜面,只有那七个,还挺好,后来有点变化,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实际上想达到这种,往这边看就是大的湖面。这个石头大概选了有一年,在山上找的,因为这个很高,这是一个8高的,这个大概10几米,都是上吨的运过来,而且这个石头不能做假。一开始我们想做山石,有这个意向,挑了半年。最后这个姿态其实不是很理想,有一些遗憾,但是总的意思达到了我们想做的,让整个建筑是一种山水化的园林气息,跟周围环境相一致。

    这个可以看到黑白灰,其实这个门选的是大黑的颜色,但是在阳光下,所以我说这种自然建筑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建筑做得很简单,通过捕捉自然的这种昼夜寒暑季节变化,让它都留在建筑的印记上,它的颜色是可以变化的。这是在夕阳的时候不同的情况,光影下的效果。这是一个正立面,可以看到是一主一次,我们更强调的是山水之间的建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