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与住宅品质学术报告—侯立安
侯立安: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这次论坛,我介绍的题目是,空气污染与人居环境质量的保障。谈一谈目前空气方面在我们的人居环境里面还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我们下一步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 我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一下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的一些情况。 大家都知道,人居环境它是指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因为和人类生存的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大约有70%到90%的时间是在房间内度过的,因此人居环境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民众的健康。大家都知道,维持生命的三大要素,食品和水,其中就是空气。空气质量对人的舒适生活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速,到去年统计的资料,我们城镇化率达到51%,以后还有逐渐的上升趋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还是不同步的,人们对生活环境,生存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且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以及自身的生存状况。 环境质量在改善,但是它还是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比如今年的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1.1万人,尽管我对这个数字我是持保留态度,但是国际和国内相关的公司都有类似的说法。有关资料表明,空气污染是目前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预计到2030年,城市空气的质量仍将下降。中国也正面临着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面临的空气污染问题,如何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我们广大民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主要是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国家对此事是高度重视的,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在多次相关的事故,一些事件都做了重要的批示,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他也曾经提出来,要关注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水污染和空气净化问题。温家宝总理也把涉及到空气污染的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在一些事件的上面做了重要的批示。这是从国家层面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另外我们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体现在大小媒体,央视媒体,还有相关的学术组织,都对这方面有的开了专题的论坛进行报道,进行讨论。 还有民众关心,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环保,这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住房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我们室内的空气品质得到了提高。 人居环境空气为什么受到污染,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它受到了室外空气的污染。另外,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污染,这个大家也都很清楚。室内吸烟等等,包括人类的排泄等等这些活动,还有日用化学品,电器,包括电脑的使用等等,再一个就是传统的空调系统污染缺乏一些空气污染的措施导致的。 人居环境空气污染的类型分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化学性污染,一个生物性污染,还有就是物理性的污染。 主要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像二氧化碳,比如我们现在在这个会议室,我们的密度那么大,可能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就要偏高。它造成的危害像缺氧,疲劳,昏昏欲睡,以及引起一些心血管疾病,另外达到了空气的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人就有明显的不适,如果5%就窒息了,这在密闭环境,国防特别更突出一些。可吸入颗粒物,使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等等,还有一些致癌等等的,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相关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现在大家近年来非常关注的PM2.5的问题,我们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下,涉及到PM2.5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介绍了,特别是我们北京地区,美国驻华大使馆,多次发表他那个局部地区PM2.5的污染情况,我们国家环保部的副部长在大气污染空气质量颁布的过程中,曾经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我想大家都听到了,我就不再继续说了。 但是总的一个问题,就是PM2.5不光是给我们的人体带来危害,同时已经影响到飞机,我们的出行,飞机的降落,起飞,涉及到社会的一些问题,到了一个不治理,不改变这个状态,可能对我们生存都有危害的地步。 PM2.5它是这么一个概念,在环境科学中,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当中的固定颗粒,或者液滴,是主要的污染源,颗粒物根据粒径大小的不同,反映出来像PM10和PM2.5,PM2.5大家都知道,就是粒径小于2.5微米这么一些细小的颗粒。 它是对空气中,像空气动力学小于和等于2.5微米这么一个液滴的总称,这些颗粒非常小,肉眼是违法看到的,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70微米,我们的头发的直径比它还要大接近30倍,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PM2.5的来源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自然源,还有一个是人为源,自然源像火山爆发,像沙尘暴,还有森林火灾,农田里面烧的秸秆等等,还有一个是人为的,这有两个方面,一些直接排放产生的,再一个是间接的一些东西,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甲醛等等,这些都对PM2.5有很大的贡献,就转化成PM2.5。像汽车的尾气,燃煤发电,建筑扬尘,工业废气等等这些。 它的危害基本上是这么个情况,总悬浮颗粒物会挡住鼻子的外面,PM10可以进入人的上呼吸道,PM2.5它就直接进入呼吸道,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一些像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等等。 人居环境PM2.5的来源,一个是室外的进入,还有室内燃料的产生。不被我们大家所看好的,所关注的,像我们空调它产生的二硫化碳,二硫化碳浓度太高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 这是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一张全球空气质量的地图,颜色越深越严重,我们国家都是在这个颜色,就是我们的PM2.5相对还是比较高的。 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北京市PM2.5的污染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相对还是比较严重的。近年资料它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8倍左右。 因此在认识人居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的基础上,发展PM2.5的污染防控技术,是保障我们人居环境,特别是我们主席所讲的生态人居这种环境,空气质量的基本的技术措施之一。如何实现人居环境PM2.5的有效控制,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PM2.5的控制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标准方面,PM2.5的标准,像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中国等等,中国是12年刚刚发布了空气质量标准,首次提出了监控PM2.5,PM2.5还没有列入我们人居环境,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这里列了一些世界各国标准的情况。 在这个方面,与美国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颗粒物标准方面,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时间关系细的就不再说了。它方方面面的原因,也与我们快速的发展和没有得到相关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 在监测方面,我国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展PM2.5的监测试点,但多为一些科研性的监测,特别是对于室内,由于它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这种监测也基本上是无从谈起。 在净化方面,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室内污染物的控制,尤其是PM2.5的研究的报道也非常的少。 下面我说说人居环境PM2.5的控制的策略,一个要使用清洁的燃料,室内要彻底禁烟,源控制是降低室内环境PM2.5污染最有效的方式。 提高炉具的燃烧率,减少固定燃料使用,降低室内烹饪烟雾浓度水平。有些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有些需要政府采用液化气,当然要比烧煤好得多。 我们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吸烟明显增加了室内PM2.5浓度的水平,因此禁烟也是降低室内PM2.5污染非常有效的措施。我们的烟民最好不要在屋内,特别是居室内抽烟。 第二,保持室内的通风,这是最基本的。自然通风是最有效,而且是免费的。因此合理利用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新风量越多,对人类的健康越有利。但是这个地方就体现在一个,如果室外,像无埋天气出现的时候,室外PM2.5非常高的情况下,你千万不要搞自然通风,这是常识大家应该有的。 另外要注意室内有源和室内污染的情况,室内如果你的PM2.5相对高的时候,就要加强通风。 第三,要使用生态的一些环保材料,推行绿色的环境设计,选择优质的装饰材料,这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之一。像目前的建筑物装饰,生态环保材料已经向多元化发展,像建筑的多元化,新型墙体的结构材料也在逐渐的增多,内装饰的材料等等,都在大量的涌现,新材料的出现,我们怎么要选择环保的,生态的,甚至多功能的。 我们提出功能性呼吸材料,像高效吸附性的无机硅化合物做成的涂料,它既有本身建筑涂料的功能,同时它又有净化空气,特别是像甲醛等等这些功能,它就是复合的功能性材料,价格合我们的涂料是差不多的,像这种材料已经面市了,在建筑上可以推广应用。 再一个像远红外的负离子生态功能材料,在我们内装修材料,因为涂料占了相当一部分,所以我时间关系只是讲讲这个方面涂料,它既能产生负离子,同时对室内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吸附作用,同时它又达到了装饰装修效果,发展这样一些材料,应用这样一些材料。 第四,加强净化治理,现在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高效粒子过滤器去除技术,一般吸附式的空气净化其,都能滤掉颗粒物,而且颗粒物是对PM2.5贡献最大的,所以像除尘都有很好的效果。 像纳米粒子光催化分解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还有结合技术,使室内净化器,经过国际上相关的机构,以及标准认定的这些空气净化器,对PM2.5都有很好的效果。 加强标准和法规的研究,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没有,相关的配套的规范都还没有,包括行业标准还没有制定,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大家要呼吁,从政府的层面上立法,修订我们已有的室内空气质量的标准。 第二,严格建筑装饰材料的准入制度。十二五期间,我国新材料预计总产值将要达到2万亿,年均增长率超过25%,这个速度应该是很快的。对建筑装饰生态功能材料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好的契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性的建筑装饰材料,严格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制度,把好质量关,我们要选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同时要有多功能的,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材料。 第三,要强化净化技术与材料的研发。像活性炭吸附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这种吸附的材料也是一种很好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就要把吸附的,和光催化,和等离子的技术结合起来来利用它。 另外我们要选用一些对空气具有净化功能的,多功能的一些材料,把它结合起来,这样可能就是对净化空气,改善我们的人居环境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建设非传统安全威胁风险评估的综合评估体系。从自然灾害,核泄漏,以及恐怖活动频繁的出现,对我们人居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像日本的核泄漏,它产生的点,以气体的形式出现,我们国家当时监测虽然对我们人体没有造成危害,但是都在原来的浓度上有所增高,虽然没有超过上限,类似这样的东西在大气中我们很难控制,我们要在我们人居环境里,你的办公室里,或者你的房间里,我们想办法把这个有害的东西,特别是对致命的这些气体污染净化掉。目前我们还缺这么一个安全威胁风险的评估的这么一个体制,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五,生态环境建材的研究。对于既能装饰美化我们的环境,同时又能对空气净化起很大的作用,这样的材料要大力发展。 保障环境空气洁净,也是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是基本的民生问题,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需要政府公众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随着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新修订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当然室内的还要再呼吁,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将不断的提升,人居环境的空气质量将会逐渐的改善。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