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黄星元

2012-10-24 15:55|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1092| 评论: 0

摘要: 黄星元:今天我主要讲工业背景的背景的建筑师如何进行建筑创作的一个几点思考。原来我原来要把题目报上来,所以报的是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我现在用的题目是建筑创作行之有道。我曾经在2005年建筑学报第12期发表过一 ...

    黄星元:今天我主要讲工业背景的背景的建筑师如何进行建筑创作的一个几点思考。原来我原来要把题目报上来,所以报的是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我现在用的题目是建筑创作行之有道。我曾经在2005年建筑学报第12期发表过一篇文章,考察欧洲工业建筑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工业建筑的文化表现。刚才我听了丁建理事长的讲话,我也是很有启发。因为从第一线下来之后很多工业建筑实践参加比较少,没有机会做工业建筑了,因为他本身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所以只能参加一些民用建筑。

    但是我觉得特别要呼吁的就是工业建筑的创新,我们工业建筑在我们国民经济里面占50%以上的国家的投入,而且都应该实际的参与,这本质应该建一个建筑的创作,我想今天的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字部分,我就抓紧时间按照这个来说一下。

    作为我们这个现状,我们国家作为物质象征,建筑在大量的建设,而且城市在高度的开发,高强度的开发。特别是作为我们一个老建筑师往往看到年轻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之状,在多元的时代我们如何快速完成工程设备的时候,仍然坚守满足美学的建筑创作的原则,做出好作品,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建筑创作的一个思考。

    我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一些老生常谈,原来的很多问题都提起过。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建筑创作缺少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洗礼,这个洗礼的概念就是锻炼,就是我们整个国家从发展到现在,这个历史时期比较模糊。上世纪20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新影响范围包括大半个世界,时间延续到今天,相比之下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模糊的阶段。建筑理论体系和实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经济实力一定规模的建设和开放的思维,开国之初建设方针是学习苏联,这是我们历史经过的一个阶段,而排斥一些西方建筑,西方文化的应该。虽然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限制建筑发展,在这个期间中国建筑师的艰苦努力,也完成了很多建筑作品,直到中国改革开放才使中国建筑界成为通向外界的大门,作为建筑师都经历了这个过程的感受。

    我特别想说明,建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性很强的一个过程。不但是建筑师所能左右。因此他包括设计审批施工管理,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实践的过程感觉到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政府主管业主和社会对建筑品质的认知水平,所以中国建筑缺少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洗礼,我指的是应该包括全社会从领导到建筑师到广大人民在内的半个多世纪的理性化和现代建筑的认知和深刻体验,缺少在价值观的磨炼机会。因此在突然结束外来影响时容易模仿,争奇斗胜,五花八门的表现,而难以理性的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需求。比如说对功能、规模和建筑美学的考虑,这种现象大家都有体会,包括领导的审批,业主需求。当然后来我们国家也参加了国际建协的活动,中国建筑师也了解了国际建协职业委员会推出的政策和推荐原则。这些都有助于建筑师顺利的从事职业实践活动,并且在跨国的合作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自信。

    我第一个问题谈的是我们缺少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洗礼,在国际的合作当中,在我们的建筑创作当中应该补上这一课。

    第二个问题想谈一下,继承现代主义理性内核仍然有现实意义。但对于其极端的发展不应全盘照搬,一个是洗礼,一个是内核,在现代主义建设市场形成发端于二十世纪初对学院派的批判,大胆的创造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的新建筑。关于它的内容大家都很详细的知道了,我就简单的提示三条内容,一个是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第二是主张积极的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第三,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包括表现手法和建筑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容功能的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这些观点有人称之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之为理性主义,现在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后来总结为现代建筑的五项表现,也有一个简洁的说法。

    学习现代建筑理性内核的现实意义是面对现状,我们反对随意性,要与时髦建筑保持一定距离,强调功能的地域性,在结合国情,技术先进合理的基础上,与环境互动融合,表现出明朗健康清新朴素的风格,继承现代主义内核的理性意义,强调与现代我们设计市场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的一个比较。因为我们今天下午活动是工业建筑创新的论坛的会议,我想还是回到工业建筑一些论述。

    在工业建筑中中小学校,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和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得到推广。工业建筑本质仍然是建筑空间,工业建筑创造生产活动空间,公共建筑创造生活活动空间,工业建筑反应的建筑空间的真实性,表达出功能性,建筑艺术的简约和建筑形式上的陌生感。这一点特别继承了现代建筑的理性内核,工业建筑设计院背景的建筑师,通过工业建筑实践的锻炼,对大规模场地,超长超大厂房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和更丰富的相关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对于工业建筑设计建筑师应该在建筑意义上积极参与和整体把握,在此我们必须说明工业建筑的又一个特征,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的功能寿命惊人的短,现代工业建筑节奏快速的发展,功能随着产品订单的需求而变化,反应在电子工业尖端产品上,产品的寿命只有三到五年或者更短。

    例如曾经获得国家金奖的上海永兴显象管工程,在建成投产15年以后就因为生产的结束而被全部拆除,而且用的很短的时间,因为这个地卖给发展商,用两个月全部拆除。所有从日本引进的先进的设备作为废铁切割,我一会儿有一个拆除的照片,就跟基地爆炸差不多的一个情况。这就是工业建筑一个特征,它的工艺寿命和民用建筑是不一样的。

    后理性化也是理论研究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在特色取胜一书中曾经指出我国建筑创作轻视理论现象,正是这种轻视理论的风气产生理论贫乏的恶果,他不但限制了我国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也给我国建筑事业带来了损失。当代理论建设应该是一个群体活动,需要很多人,不仅是建筑师,很多时间的投入,但是我们注意到许多世界著名建筑师也少有专门的理论论述,我这指的是建筑创作的建筑师,多是对具体工程的理念和手法表现的介绍。常常仅仅是一个项目就可以出一本书,从而表达了差异性的设计观念、方法和材料的演绎。

    我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实际上有一个很好的优秀的项目,就应该举一反三,应该有很好的总结,有一个很好的作为一个理论探讨或者是介绍来编成一种书的形式介绍给大家。强调事后反省的好处,致在回顾这些项目的过程,深入思考产生各种各样作品的一贯设计方针、方法。追求许多设计项目的思维模式,对贯穿始终的设计理念后反省,成为再创新的提升。所以我也有一个想法,我建议在进行理论建设之前,清理好自己的设计理念,也是迈开的第一步,多年以来设计实践中也悟出一个道理,一切在自为之中,培育之中,每当我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的建筑空间内参观,游走在创意和成果之间,带来的总是创作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很自然想到如何提出我们的设计理念,我想理论研究之路就在脚下,每一个建筑师都应该迈开这坚实的一步,我想现在很多年轻建筑师这方面做的很不错,经常有沙龙的论坛,经常有发表相关的文章。正如刚才所说的很多人参与,最后就形成一个理论的探索或者是评比,期待大家共同努力开展现代建筑评论,我国的评论一般只是赞扬,很少批评,这个现象要克服。创造建筑理论研究的真实气氛,不同理念造成不同的风格。

    民族性与现代建筑理论。我曾经也是被多次邀请作为设计方案竞标的评审专家,时常听到业主的发言,这是真实的情况。业主他往往有一个主体发言或者是谈希望这个项目做到什么程度,做到哪个方向。原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真不希望也不强调一定要民族形式或者干脆表达不需要民族形式。我们只是希望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建筑。经常在建筑创作或者是经常说的话题要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或者有一些领导提出来50年不落后的提法。但是对我们简直是来说,如何操作,这三个原则性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简直是吸引众人的,它的基本形式空间和外形必须具有逻辑性。地域性民族性也可以作为建筑创作切入点,开始设计的时候使我们有一个可寻的开始,但是其本身并不具有创新性,建筑应该是又好看又好用,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作品,不能停留在仅仅帖民族性标签或者符号的创新阶段。作为一个现代建筑来讲,我想应该轻装上阵,来进行以建筑师创作原则为主进行创作,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主张放手创新的建筑风格。秘斯有一个名言在我们的建筑中使用以往时代的形式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做也要失败,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但这一切又要建立在理性和功能基础之上,与现在出现的争奇斗胜的时髦建筑有所区别。追求创新,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现代主义建筑原则,每一个建筑在不同地点,不同功能都应该有新的创意,我只是反对随意性,而倾向严谨的美学比例和隐含的文化元素。实际上一个城市大量存在的是母体建筑或者中型建筑,纪念性建筑也是少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形成母体建筑的粗制滥造,因为我们建筑师承担着整个城市大量的建筑设计工作,因此我们不可能到处是重新出现的一些形式过分随意的建筑创作。

    还有一个观点要说的,对建筑的评价要恰如其份。有一些业主在招标时中要求建筑方案必须是原创,我认为原创一词用以建筑创作不够严谨,不够科学。原创就是源头,这是最高的,建筑不同于雕塑、绘画,建筑是系统应用工程,现在新建建筑有多少经得起原创推敲,原创应该在总体理念的构想上不是模仿,不是雷同,而应该是从建筑的各种元素来说,这是最新发生的。现在自称为原创的建筑往往会找到很多雷同的建筑形式和设计手法,这会发生概念之间的相互矛盾,原创一词往往容易引发单纯追求建筑形式的倾向,缺少全面的理论,这当然也是我的一个看法。我想原创在建筑学的概念还需要有严格的定语,否则的话建筑师就会承担重负,很多建筑要做各种形式的探索。

    当然我想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可以共同的探讨。但是作为建筑创作的用语里面,当然是有创新,有原创,有创意,我想创新应该是比较恰当的。这里我就想提出一个词,创新要慎重,慎提创新。现在我们时代的变化要求也在不断的更新,我想我们建筑创作肯定要不断向前发展,创新的提法应该还是比较恰当,与原创的提法相比。因而任何设计只要从建筑美学的独特,不抄袭功能的完善和技术的逻辑有序,有了充分的表述都可以说是创新的。

    以上就是我说的对于最近建筑创作引发的对建筑的一些思考,下面我用图片说明一下整个的介绍。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呢,这个批阿挪拜耶勒美术馆我去参观过,这所博物馆显示了对场地文脉无误差的敏锐性,以及对空间的杰出掌握能力,我结合这个评语介绍两个项目。这个是美术馆一个角落,外面是水池,这个建筑的近端正好在室内是一个睡莲,就是印象派的睡莲的一张画,外面的水面也是种植的睡莲。这是另外一端,这是简直的两端,这个跟环境很好的结合了。

    这个总体是非常平淡的,而且是在马路跟稻田之间,夹在一个狭长的地段,其隐含的建筑美学跟建筑功能还有建筑物理的优秀的特点还是非常执着,这是他方案简单的一个模型的表示。实际上他这个美术馆空间一共是三条,入口就在这个位置,临近马路,利用一个狭长的地段做了这个设计。室内大家可以注意到采光,这是此建筑非常突出的特点,天花采光,屋顶是发出自然采光的,所以整个效果非常好。

    这就是刚才说的室外水体睡莲的栽植,这是墙面印象派睡莲的画。很有意境的一个写照。这张照片为什么要放,这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的一种屋面构造的考虑,大家可以看到已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把屋顶做成特异的玻璃形态,还有竹子一样的表现,所以整个设计过程里面是不断的推敲,建筑不大,不到一万平米,但是在每一个细节都有严谨性。

    这是最后建筑屋面的处理,否定了刚才实际的竹子构造的分析。这个是斜屋面,这是玻璃的反光屋面,下面这个屋面是透光的防水屋面,这就造成室内均匀的自然光。这也是一个檐口的构造,这是外形,从远处看外形的局部,这个很长就是平平的,地面以上一层,地面以下一层,一共两层。这是临近农田方向的一个通道,这个墙面的石材是从意大利精选的,这个建筑是建在瑞士的,这是一个私人收藏家的美术博物馆。

    这都是大家非常详知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我前几天到首博,首都博物馆正在有一个罗杰斯的作品展览,为什么放在这给大家看,他就是中标的模型,这个模型做的非常简单,当时看了也很不起眼,就是以这个模型中标的。跟现在最后的建筑结果稍有差异,这是建成结果的模型。我想很多人都看了,没有去看的最好去看一下,在首博地下一层,有一个作品展览。这个就是外墙的表面,这想说明的是,这个作品跟场地文脉的敏锐结合,而且在空间形象把握上非常到位,得体。因为在法国有一个严格的规定,所有的老建筑进行改造的时候外墙皮是不能动的,只能改造室内。这个实际上是用一个反喻的手法,把所有的内脏放在外面,这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事。这恰恰是一个反喻的方法,存在在法国的巴黎的,很多的建筑内脏就是这样的,因此它还是巴黎的,当然还有很多分歧的意见,最后这个作品完成之后两个主创建筑师分道扬镳,各自发展了。

    下面要介绍一个罗杰斯的作品,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这是工业建筑,这是微处理器厂的一个三墙建筑立面,我想很多工业建筑设计院的建筑师都见过这个,这个立面从这看,中间这一部分所有的公用设备,从空调,冷冻都放在中间部分。两侧是拉杆,拉索的建筑。这是罗杰斯在首博展览的实际模型,现在正在展览。这实际上跨度,单边跨度就是32,因此这是无柱空间,中间整个设备放在室外。为什么要做成这样,实际上是业主的要求,业主要求要无柱空间,要所有的构件在工厂加工,而且连续生产不受影响,在扩建的时候也不受影响。这个设备都放在室外,因此这个屋顶上面都是相应的动力设备,风机、管道都可以看到很明显。因为是微处理器厂,这是一个很大面积的一个厂房。

    这是在这一次展览会上展览最早创意的图,这作为建筑师真实的直接参与工业设计,跟结构师很好的培养才有全新的建筑。中间是设备的陈列,中间是宽7.2走廊,下面有一个局部的下沉式的地下室。这个走廊比较宽,所以有很多休息的位置,就在走廊的两侧。

    这也是罗杰斯的一个作品,叫普罗多斯酒庄,这个跟城市环境有很好的结合。用组合的建筑木材攻心行架,这很好的表现出地域的材料。

    为什么又出现这个呢?这是罗杰斯和皮阿诺参加合作的项目,这是真实照片的全景,可以看到秘布的管网,这室内空间是干干净净的。

    下面讲一些非线性,跟工业建筑有一些关系的案例。这张图我在很多文章都引用了,这是位于德国沃尔玛家具公司的生产厂房遥感图,这个工厂的场所聘请了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参加设计。从最北段的消防拴设计,一直到生产车间。这也是实地参观拍的照片,这个特点在那儿呢?这后面就是一个整齐的工业厂房,前面这个造型奇特的就是一个符号建筑,它是生活间的入口,这跟厂房是仅挨着的。

    这是家具博物馆,另外建的一栋建筑。当时因为是早期的建筑,没有用金属,而是用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做了这种形态而且完全闭合,也要要花很大的精力。现实这是扎哈哈迪德消防站,这是不实用的,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展览厅。左侧路口雨棚的处理,我们参观的时候很多建筑院校的学生在画,在写生,面对的还是世界冲击力最强的扎哈的建筑来取景。这是其室内的卫生间,卫生间的墙也是斜的,一个个性建筑师表现的个性化的设计。我以前也介绍过这个情况,这个墙是斜的,马桶是垂直的,其他的都是倾斜的处理。

    这个就是格雷姆肖,这也是很著名的建筑师,工业建筑得了欧洲大奖的建筑师。这个没有到里面去看,其在外面可以感受到,外墙用的是折板和金属板,做的很流畅,很现代,外面的小房子都是辅助的用房,比如说卫生间,还有垂直交通,还有一些设备,所以厂房里面是比较整齐的,这就是一角,这表现的功力性非常强。

    建筑细部在工业建筑里面往往被忽略,但是我们在西扎设计里面看到用红砖墙做的一个墙面,这个镜头前面有一个可以上下提升的雨棚,要过大车的时候可以提升,平时可以放下来,这个也算一个建筑处理的处理,算是一个特点。这个厂房好象基本上不生产,现在是供人参观的一个家具厂。

    说一个负建筑,这是最近的一个提法,但是很早以前也有人说过,一个形体建筑,一个是建筑表皮的简约,这是安藤中心的培训中心,这是一个下沉式的埋在地下,还有日本新建的美术馆,也是埋在地下,完全是在地下。这个美术馆一共有四件作品,欧洲借过来流动展览用的。

    我最后把近期创作的项目给大家简单的浏览一下。这是北京亦庄京东方生产薄膜显示器的工业建筑的形态,这个是在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这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建筑形态。这是大连华信软件园,这也是一个新建筑。因为外装修没有做完,用的还都是效果图。这是云计算中心基地。

    拆除的工业建筑,这个就是上海永新,94年获得金奖的上海永新。这个水塔还可以依稀辨认,这个是有消息我马上赶过去拍的。因为买这一块地的业主要求两个月拆完,我们国家拆房能够极强,一切设备都非常齐全,这个厂有一个要求,卖了以后甲方说设备都不要了,买方也说这里面东西什么也都不要,你推平就可以,这样的结果就是全部都拆除,所有高级的精细设备,因为这是生产彩色显示管的,我们知道产量越来越小了。

    我的报告就结束了,我还是想说我们工业设计院建筑师要积极参与工业建筑设计,向丁总刚才有感而发的话我非常同意的,我就讲到这。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