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

2012-3-30 00:00|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1120| 评论: 0

摘要: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川办发9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川办发[2011]99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29号)和《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科协专门成立了起草小组负责《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并分别征求了20个相关省直部门和各市(州)的意见,最终形成了《实施方案》送省政府常务会审议。2011年12月21日,四川省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

  《实施方案》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四川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增强四川省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四川省西部经济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

  “十大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

  《实施方案》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要求,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的十大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

  实施科学等课程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指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动员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开展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走进科学殿堂等活动。

  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心理生理健康、民族文化传承、安全避险自救、应急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等教育活动,设立科普教育长廊、板报、网站、网络论坛,营造师生自由讨论的文化氛围。

  二是继续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完善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等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健全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发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科普宣传作用;加强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支持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支持其发挥作用,积极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宣传品的翻译出版。

  三是继续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对城镇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管理,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强对城镇劳动者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专题科普教育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关注进城务工青年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着力加强对务工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四是继续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教育培训。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等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继续开展推进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专题培训。

  积极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行政管理干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和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等人员的科学教育培训。把科学素质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是大力实施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开展社区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科普文化广场活动,着力提升社区科普能力,完善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健全社区科普网络组织,开展科普示范街道、社区、楼宇、家庭等创建活动,搭建社会化的社区科普工作格局。

  六是继续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鼓励师范院校和有关高校增设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与教育结合的有效模式,继续实施科教合作共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材质量,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法,加强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研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的基础条件建设。

  七是继续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以数字科技馆等科普网站为平台,通过分散存储、集中服务等形式,推动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集成共享。逐步建立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的体制。

  八是继续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推动大众传媒开展科技传播,推动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更多的科技节目并增加播出时间,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提高科技专栏质量;推动大众传媒机构参与科普产品的开发和制作,提升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出版机构,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九是继续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规划和指导。按照国家《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年)》和《四川省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

  推动市(州)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科技场馆。完善四川科技馆功能,加强展品设施改造,提升展教水平。鼓励大中型企业向社会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产品展览馆(室),建设专门的科普场所。

  十是继续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养,动员农村党员干部、基层科普组织人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外出务工回乡人员等加入科普队伍;加强少数民族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区科普人才队伍,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立科普志愿者组织,为科普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台。加快高端和专门科普人才培养。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纲要》顺利实施

  《实施方案》明确,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地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

  省政府分管领导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汇报,研究促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有关重大问题等。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联席会议是《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省科协。

  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现有政策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推动《科普法》、《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工作。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的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