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支撑机制 突出重点人群 河北省邯郸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初见成效
摘要: 自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去年发布以来,邯郸市在实施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充分 ...
自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去年发布以来,邯郸市在实施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科协组织的积极参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在全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等体系,为推动邯郸更快更好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科普支撑机制不断完善 1.领导支撑。国务院《科学素质纲要》颁发后,我市及时成立了以副市长辛宝山为组长,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社华为副组长,市科技、文化、宣传等十几个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邯郸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4月10日,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和成员单位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市政府副市长、领导小组组长辛宝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兴玉主持。会上审议通过了《邯郸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邯郸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方案》。同时,督促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目前,我市18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当地党委或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机构,为全市上下全面实施《纲要》提供了保障。2006年5月11日至6月13日,市科协同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科普法》情况进行调研,递交了全市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得到市人大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力推动了县区科普工作开展。另外,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对科普工作的重视逐步提高,峰峰矿区、邯山区、鸡泽、大名、广平等县区的党委主要领导先后围绕科普工作的开展撰写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工作的氛围。 2.经费支撑。市科协对县(市)区贯彻落实省委25号文件和市委9号文件的情况加强督导,特别是对科普经费投入方面,及时了解情况,努力协调解决问题。去年全市的科普经费投入较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武安市科普经费年人均高达1元,峰峰矿区、邯山区、邯郸县达到年人均0.5元。我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有关领导作出明确批示,要求市财政给予专项单列。同时,市科协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经费支持,在中国科协、省科协分别开展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社会化科普资助项目”工作中,对我市县区申报的20多项科普项目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择优选出15项上报,其中有2项获中国科协资助,6项获省科协资助,为我市发展科普事业争取了资金。 3.人员支撑。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结合各自工作体系,组织部门有关人员认真抓好承担的工作任务。市科协在充分发挥全市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团的作用下,组织人员参加省“百名专家兴农村”服务团,经过与市农科院、农业局等涉农部门沟通,选拔农、林、牧专家24名参加省服务团,并先后深入到我市邯山区、邯郸县、武安市等地开展技术服务。 二、加强谋划和实施,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1.科普网络建设。我市已形成了以市科协为中心,以县区科协为枢纽,以乡镇(办事处)科协为分支,以村科普协会、社区科普学校、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为触角的科普组织网络。同时,市科协按照中国科协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示范性工作的安排,不断充实这一组织网络。去年确定峰峰、广平等5个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先期按要求落实“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作。目前已建有科普宣传活动站658个,科普宣传栏710个,培养科普宣传员1586名,极大加强了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2.科普画廊建设。去年,我市魏县、鸡泽、邯山区等地新建高规格科普画廊共计80余延长米。市科协依据“邯郸市科普画廊管理办法”对全市各地的科普画廊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使用,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市内三区提供科普橱窗宣传品累记宣展1000余米。峰峰矿区、武安市、魏县等10个县(市)区科协开展了“帮建村”活动,在所帮建村中建设了一批简单、实用的“科普宣传墙”、“宣传栏”、“科普活动室”等设施,不断扩大我市科普宣传阵地。 3.市科技馆建设。去年,市科技馆建设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我市确定把科技馆纳入到全市文化艺术中心统一规划建设之中,与图书馆、文艺中心等文化设施集中选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初步确定科技馆建筑面积为13500平方米。为了使我市科技馆建设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且体现出时代特色,特别是在展教功能发挥上更加便利、实用且易于管理,市科协邀请省科技馆专家来邯为科技馆建设方案设计建言献策。省科技馆馆长、副研究员杨文志等多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国家有关科技馆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规定,并结合省科技馆和外地科技馆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从大到科技馆的整体规划、内部功能分布、外部环境建设,小到科技馆中的楼层、通道等要求及管线铺设等各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我市规划和设计部门的赞同和采纳。 三、充分发挥科协的科普主力军作用,科普活动形式日益多样 去年我市开展的大型科普活动主要有“科普之冬”、“科技下乡”、“全国科普日”、“城市科技周”、“科教进社区”等。在开展的多项科普活动中,我们坚持把活动重点放在基层,对基层举办的活动多指导、勤参与、再支持,使得各县(市)区开展的科普活动异彩纷呈。如广平县科协在开展的“科普之冬”活动中,围绕“建新农村、做新农民、树新风尚”活动主题,通过组织科普服务小分队巡回讲座、科普文艺表演、农技服务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峰峰矿区科协注重扩大活动规模,提升活动档次,举办了峰峰矿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幕式和“节约能源,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大型报告会等活动,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唐树钰同志亲临活动现场,并给予高度评价。邯山区科协通过创办社区科普学校和开展“科技•市民零距离”、“科普进楼栋”、“社区居民科普日”、“科普宣传万家行”等活动,使“科教进社区”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丰富多彩,使“科普”在居民心中深深扎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市科协系统在去年共开展科普宣传活动375次,其中举办科普大集、庙会156次;组织“科技下乡”活动219次;参加活动的科普志愿者4093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2.4万份(册),受益群众达100万人次。 四、突出重点人群,全民整体科学素质逐步提升 1.面向农民。我市在开展科普宣传中,通过送科技下乡、开设培训班专家现场指导、媒体传播等形式,对广大农民开展以“种养加”为主要内容的普及型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本领。全年全市科协系统共举办培训班802期,专题讲座202期,培训人数18.35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种,推广面积达271万亩。如:市科协于11月份在邯郸电视台三频道开播了“科普大篷车”农村版电视科普节目,每周一期。各县(市)区科协都利用“158”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接听解答群众疑难问题。邱县、鸡泽县、成安县、涉县把科技培训做为“科技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协搭台专家唱戏、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的放矢地对农民开展农技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技能。馆陶县、大名县、魏县、肥乡县等地因地、因时、因需,深入农村开展“技物结合”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送优种、传技术,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永年县通过开展“科技致富大王”进万家活动,为农民传经送宝,将“科技下乡”活动引向深入。 2.面向青少年。市科协从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入手,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协同教育部门,在去年先后组织了第2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趣味科普竞赛、第14届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青少年科技技能暨“大松杯”模型比赛、培训班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科教活动。市科协先后分批分期选派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国家、省举办的辅导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全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近300次,400余所中小学、职中、技校的近35万名青少年参加并从中受益。市科协等三家单位获省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邯山区南关小学的科幻画《多功能防幅台》等2个项目获国家级奖,100多个项目获得省级奖。 3.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和公务员。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技进修学院作为为科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主阵地的作用,组织开展了多层次、针对型的科技培训。如经过与市人事局协商,开展对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进行考前培训,与市劳动局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开展通讯器材维修、心理咨询师等上岗前技能培训。全年共举办知识更新和学历教育培训班25期,近2000名科技人员参加培训。同时,市级学会也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培训功能,开展本学科、行业内的技能培训。如:市保健营养美食协会与市劳动局达成培训“营养师”协议,举办了首期营养师资格考前培训班,培训80余人,为我市培养了大批此方面专业人才。 河北省邯郸市科协宣传部 王洪彬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