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则纲要(2006~2020)》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它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好《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富阳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纲要》实施工作,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科协负责实施、各部门通力协作、公众广泛参与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了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确保《纲要》实施有序开展 《纲要》实施工作面广量大,只有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部门合作、制度落实、经费保证、设施完善,才能使《纲要》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1.确保组织落实。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市政府联系科协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召开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成立了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机关也相继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社区专门配备了科普宣传员。 2.确保制度落实。市委、市政府把《纲要》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定期听取市科协工作汇报,主要领导亲临市科协现场办公,为《纲要》实施解决实际问题。把《纲要》实施工作列入市级机关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考核目标和乡镇、街道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3.确保经费落实。市委在2003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科协工作领导的意见》中,明确规定科普活动专项经费逐年提高。为确保《纲要》的全面实施,2006年市级科普活动专项经费达到年人均0.9元,2007年达到年人均1元,发达乡镇人均不低于2元,欠发达乡镇不低于1元,并保持每年增长10%以上。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其它有关单位也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确保实施活动的正常开展。 4.确保设施完善。为促进《纲要》的实施,市政府把科技馆建设列入新区建设的规划,在市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富阳市科普活动中心,并开通了富阳网上科技馆;全市25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100人以上的农函大农民素质培训室、2000册(其中30%是科普类图书)以上的科普图书室、多台能上互联网浏览的电脑和多媒体插放设备、10米长以上的标准科普画廊等设施的科普活动站;61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50人以上的培训室,500册(其中30%是科普类图书)以上的阅览室,一套多媒体播放设备及5.4米长以上的标准科普宣传栏的科普活动室。乡镇(街道)、村的科普活动室均实现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活动室牌子上墙。 二、科协负责组织实施,发挥重要社会力量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科协是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市科协在《纲要》实施工作中扮演主要角色,挑起了实施工作的大梁。 1.策划《纲要》实施大计。根据《富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市科协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纲要》实施工作,争取领导的重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党委、政府制定《纲要》提供依据;协调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办、科技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牵头部门,制定相应的其他9个具体实施方案。 2.建立科普工作队伍。市科协为使科普工作有效展开,相继成立了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市场经济知识与实用技术培训讲师团、富阳市科普讲师团、富阳市农函大讲师团。全市建有市级学(协)会25个、非公有制企业科协5个、社区科协分会19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8个,611个行政村均建有科普小组。市科协广泛联系着全市425名科普志愿者、22800余名各类科技人员、10000余名市级学(协)会会员,220名乡镇、街道科协委员,2500余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员,5341名农民技术人员,369户省、市科技示范户。 3.设计《纲要》实施载体。围绕《纲要》,市科协以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技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为目标,针对各阶段的特点,精心设计《纲要》实施载体。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科普惠农行动计划“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试点工作,一年一度科技(科普)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基层科普示范单位、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评选培育科技示范户、组织申报农民技术职称评定、金桥工程项目实施等活动为载体,有效的载体使《纲要》实施有声有色。 三、市级部门通力协作,形成《纲要》实施大合唱 《纲要》实施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单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很难开展工作,全市各有关部门根据《科普法》的规定,自觉担负起《纲要》实施的任务,使《纲要》实施真正形成了大合唱。 1.部门职责明确。为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明确规定了18个部门作为《纲要》实施工作职能单位。市委组织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市委宣传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市农办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市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牵头组织城镇劳动人口(外来民工)科学素质行动,市科协负责牵头组织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市科技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政策法规、队伍建设与检测评估,并要求各个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做好《纲要》实施工作。 2.部门各显其能。整合部门资源,发挥部门优势,使《纲要》实施活动日趋活跃。市农办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保障农民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任期目标,制定了《富阳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4~2010年)》,全市形成了以农函大、电大、成人技校、农技校等为主体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纲要》实施以来已培训各类农民62936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后转移就业人数达11629人,效果十分明显,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市教育局负责牵头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一是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把科学素质教育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组织学生开展科普讲座、科学考察、科技作品展览评比、观看科技影视和科普展览、科普征文和演讲以及科技竞赛等活动。二是整合社会科学教育资源,利用驻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进校园为青少年开展科技知识讲座,发挥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以及学校周边的企业厂矿等科普实践基地的教育资源,进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三是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进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技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委组织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近期结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岗位特点,有计划地邀请资深专家作了《经济发展与自主创新》、《环境建设》、《城市规划特色之路》、《弘扬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等专题报告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开设计算机文字录入、烹饪、家政服务、电工、焊工培训;二是被征地农民及正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出台了《关于做好2006年度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农村劳动力系统培训;三是外省来富务工劳动者培训,择定市技校等4家重点培训机构,按照企业就业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委派师资到企业现场进行多媒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四是高技能人才培训,与市总工会、杭州市技师协会等联合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 3.部门同台合唱。科协作为科技群团组织,市科协既是大家庭,又是小单位,要开展科普活动尤其是大型活动,得借助相关部门力量,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事实证明我市2007年开展的浙江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仪式、富阳市第二届综合性科普进外来民工公寓活动、富阳市2007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式暨大型综合性科技咨询、科普进基地等活动,在20多个部门、1000余名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者通力协作和参与下,等到了明显的效果。 四、组织公众广泛参加,构筑《纲要》实施大舞台 《纲要》实施的对象是广大公众,目的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简单地说科协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动员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在活动中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市科协开展实施《纲要》的每一项科普活动,都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发动广大公众参与。科技(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过街横幅、气球、灯箱广告、罗马旗、科普画廊、《创建动态》等大众媒体,进行集中宣传。编印通俗易懂科普读物《推动富阳科普工作,提高市民科学素质亮点解读》5000册,《富阳日报》设立科普专题,市电视台设立科普栏目,市科协制作《科普惠农好》电视专题片,组建富阳市科普文艺宣传队等,开展经常性宣传。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全市干部、群众对《纲要》实施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形成了全社会关注《纲要》,推动《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浙江省富阳市科协 徐力恒 金仁蒙 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