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作伟先生:谈新中式建筑的创新设计理念

2012-4-7 22:21| 发布者: mbampa| 查看: 1002| 评论: 0

摘要: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申作伟先生:   大家好,现代中式建筑这几年我一直探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来由于国外的思潮的引进,把我们中式建筑的发展的思路,原来一直在这发展比较慢,由于 ...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申作伟先生:

  大家好,现代中式建筑这几年我一直探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来由于国外的思潮的引进,把我们中式建筑的发展的思路,原来一直在这发展比较慢,由于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各方面带动了我们中国建筑创作。所以中国人住中国人的房子,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从精神方面由于是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要求,就精神方面的要求要住,有文化品位的房子。

  中国人居住的文化和理念和外国人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爱国人的好多房子不适合中国人的要求,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是什么呢?我总结了含蓄、私秘、安全、休闲、安逸、低调、亲情、邻里、亲土性,这些实际上是中国人做人的哲学,中国人受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儒士道的思想,中国做人做事以及居住空间跟国外人不一样,我们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理念,这就形成了我们大家最喜欢的四合院的形式。为什么大家多少千年以来喜欢住四合院,这种四合院就把中国陈的居住理念完全的表达出来了,亲情感,原来的四合院是一个大家族,一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这些理念是非常好的。现在的社会如果说你再用这个有很多不适合,我们说中式建筑的发展一个是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把我们中国传统的理念应用起来才是我们中式建筑发展的方向。

  我总结前面中式建筑的优点,现在为什么不适合呢?缺点就是不节地,家庭的结构发生变化,原来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现在三口之家要住肯定不适合,另外家庭地位变了,那时候中国人居住理念是老子住正房,儿子住东西厢房,现在家庭结构肯定不是这样的,这种结构形式也不适合了。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现在的社会包括汽车各种设备的,四合院很多不适合现在居住形式,如何改建变成适合呢,我觉得创新。第一从规划布局上创新,节地能生态环保。第二,空间上要追求中国人喜欢的传统的居住形式的空间,你要庭院空间,要前廷后院是我们非常喜欢的,这个要发展,要保留下来。

  从功能上,如果我们现在做的建筑都是按照老的功能布局肯定不适合。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建的和房子是为现代人服务的,所以功能一定要按照现代人的功能,现在的布局方式来做。造型,在造型上我们要满足现代观,老的房子很少,但是那个时候审美观是那个时间,现在审美观已经发生变化了,用现代人审美观来表现出我们的建筑。

  我把我的作品给大家放放,这是我们做的优山美地项目,这是在北京的顺义,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设计金奖,由于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做出一点成绩,这是大门,大门建设还是用传统的一些形式,利用现代技术来表现,整个材料都用了灰砖,石材,包括钢结构木材,这都是现代含义来表现中国传统的形式。

  这种房子在建设过程当中立面打破传统四合院老个房子的建筑形式,在立面上一个是比例尺度上,原来的都是平面、平衡,现在搞二、三层比例尺度怎么把握,另外形式上打破原有的形式,这个房子屋脊的形式,这是传统的但是又不是传统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变形,这么一做打破了原来屋脊常规的做法。在立面设计上没有按照北京传统的四合院的形式来做,传统四合院感觉太沉重了,整个灰砖从底到上都是,我们在这个建筑设计中如何表现现代人的审美观,我们在立面设计中采用三分之二灰砖,三分之一白墙,既有南方的感觉,大家知道南方是围墙为主,北方是灰砖为主。在立面设计中考虑很多细部东西都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符号来体现。整个功能上解决了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的地方,停车的问题,四合院停车问题很难解决,我们停车用半地下室车库车可以直接进入,从内部楼梯可以进楼,进入门厅之后有一个会客空间,这样可以直接进客厅。在立面设计是单坡顶和平坡顶结合,我们通过结构的处理手法,用现代技术的处理手法来做的。这个屋脊用混凝土打的片,感觉屋脊出现了。在材料的应用当中,我们用了一些现代财来,这个形式大的玻璃幕墙,拐角窗,钢结构都是非常现代的结构来做的,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处理手法。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如何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来表现出传统的空间很关键。包括门楼的处理,也是用了结构做的穿插的手法,包括侧院,我们用钢结构来做的像门的感觉,在窗户处理上也打破传统的手法。整个形式看上去非常丰富,打破传统的等坡屋面的手法。你要看建筑是模仿传统的哪个地方,哪个地方也找不到,但是一看又是中国的东西,这就达到了目的,一看是中国人的房子。

  包括在墙面的处理手法上,在侧院处理手法上我们打破传统的四合院,四合院都是高高的院墙,那时候是因为安全的问题,还有思想比较保守,你现在在高高的院墙就不舒服,我们采用该用玻璃的地方用玻璃,用石墙的地方用石墙,我们利用玻璃互相透景,非常私秘的地方利用石墙,这样解决了整个空间互相借景中国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这是前庭院,一进了之后感觉是中国人院子,不大,一共四米庭院。进来之后是一个空间,之后通过门斗进入客厅。

  这是后院,再处理手法上都是用的非常现代的手法,这一块是混凝土,这是仿古木,因为中国人住房子的时候非常喜欢灰空间,中国人的道家的思想,喜欢自然,自然就是让人们更多的接触自然,所以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如何把灰空间的处理手法利用到建筑设计中。

  这是一个多层建筑,当时这个项目在顺义边上有一个国际学校,国际学校有一些外国人在这想要一些公寓,所以设计了几栋公寓,也是用现代手法做的。在公寓的设计中也沿用了钢结构的手法来做表现出传统的东西,在高层建筑中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是我们在设计中利用这些细部处理,利用这些形式来做,在立面砖处理上有一些用灰砖,有一些围墙,在处理上就是用现代手法来做的。

  室内设计,大家可以看到入户的时候就有台阶,然后从前庭院进入房子的时候又是一个台阶,然后从客厅再上一个台阶,逐渐把楼抬起来,正好利用这个高度进去。这在空间上,客厅需要高的空间,这个地方是3.1米,这个地方已经做到3.6米,因为客厅面积比较大,所以空间也比较高,这也符合现代人对空间的感受。
  这是餐厅、厨房,这是非常现代的处理手法来做的,整个室内的布局是非常现代的手法。这是地下室,地下室的空间,由于抬起来之后阳光可以照进来,地下室也是感觉非常通透的。这是另一套房子,我比较提倡在建筑形式上要表现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尽量用一些现代手法。这是客厅,也是非常现代的。这是我们正在搞的二期工程,一期做了之后市场卖的非常火,我们现在替他搞二期,二期是做的豪宅。二期设计中取消了原来的门楼,而做了墙,之后放两个小石狮子,觉得这是大门,中国人在建筑设计中更注意意境,外国人做东西喜欢行,但是中国人更喜欢意境,我们在这达到意境,你看感觉是个门,所以在二期设计中做得更现代。

  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了前后院错台处理,这样会把整个地下室露在外面,因为那边是前院,后面做出来以后地下室整个露在外面,整个空间利用就更丰富了。

  我们还在青岛做了一个项目,引用了非常现代的手法来处理,但是一看又是中国人的东西,只要达到这个设计就感觉非常欣慰。当时是用灰砖做的,后来做了一个项目,也是在北京,整个项目四千亩地,拿出五百亩地做中式怎么协调提出了难度,我后来提出不用灰砖用红砖,这个项目就是用红砖来做的。我们做了一个组院,五户中间形成一个公共空间,这样组成一个小院,把中国人传统喜欢的邻里空间做出来了。这个立面设计中用的更现代了,用红砖设计怎么体现中式东西,我们体现更现代的手法了。一看感觉是中国的东西,但是你说抄那儿呢,哪里有,还没有。实际上中式建筑是非常丰富的,很有气魄的。

  这个是在武汉做的项目,这是做的高层新中式的。还有一个项目是在河南鹤顶做的,现在也已经建成了,这个项目是做的旧城改造的项目,也是用新中式,这是在佛山,我们做设计过程中利用中式设计来体现。

  我们后来做了一个汤泉,这个房子一共做了四层,但是是小户型,当时提出来小户型的时候一层是做的90平方米,二层是80平方米,上面是60平方米。我们在泰山脚下做了一个新中式,这个项目是崔恺做的,中式也做了一段,后来说你做吧,觉得我们做中式比较多,就我们接手了。

  下面就给大家把我们做的照片给大家放一放。我觉得在中式创作中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需要挖掘更深的东西。在建筑商一定要用现代的手法来处理表现现代的功能,中式建造创作中应该吸收传统的东西,也吸收现代的东西,也吸收国外的东西,我觉得中式建筑只有古为今用,洋为今用,中式建筑才有生命力,现代中式建筑停留在继承传统上,我觉得只能是死路一条,要想让中式建筑发扬光大只有中西合璧,洋为中用,这样中式建筑才有发展潜力和生命,谢谢大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