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谈建筑师自身困境
摘要: 【记者】: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这个问题我提给薛明先生,第一个问题,西方的建筑很有创意,很多建筑师出国深造,与此相比,我们设计院校如何向西方学习,缩小之间的差距。第二个问题,国际上获得设计大 ...
【记者】: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这个问题我提给薛明先生,第一个问题,西方的建筑很有创意,很多建筑师出国深造,与此相比,我们设计院校如何向西方学习,缩小之间的差距。第二个问题,国际上获得设计大奖一般都是年轻设计师,有一句话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就要处理资深和新兴建筑师的关系,那么资深建筑师该如何提携后进,为年轻建筑师的发展进步助一把力?
【薛明】:咱们觉得新颖看从哪个角度理解这件事,我的感觉是西方的建筑师在境内做的设计,往往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或者重要的项目,在形式上对它的诉求比较高,使得建筑师在这方面的关注点也会比较多一点,或者在很多程度上也迎合了我们的要求,国外的建筑师在他们国内设计的建筑物更加平实,更加实际,更加注意品质,有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如果说差距我们也得承认,我们向西方学习是必要的,我们很多年轻人出国留学也好,我们年轻建筑师进行同业的实践也好都是好机会,增加我们对国外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缩短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我们怎么去学呢?从我们设计师、设计院本身来说是两点:一是继续加大我们的交流,而且这个交流不仅体现在学生去国外学习上,更多体现在设计上的真正的合作。在学校里的教育,建筑师的特点决定了刚学完了学校的课程,拿到的博士学位,如果实践环节缺失了,很难成为成熟的对建筑有深刻理解的建筑师。如果我们的交流扩大到在实践上的交流,会更有成效。二是苦练内功,我看到国外建筑师在本土设计上更关注建筑本质的需求,人的需求,环境的协调和品质,这是我们作为国内建筑师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正好今天与媒体见面的机会,我想通过媒体呼吁一下,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建筑师所能解决的,还需要社会、政府,很多这方面的支持。我想谈三点: 第一,公平地位问题。昨天讨论的时候,很多建筑师提到,在国内重大项目招投标,很多明确指出只要国外建筑师,国内建筑师最多是合作或者联合体,独立参与的机会不多,首先机会不平等。 设计类和时间上,设计类我们国内设计院花很多设计费很多钱,给国内设计师费用非常少,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公平。设计周期上,我们同等条件下如何做设计,如果能拿到与国外设计师同样的时间的话,我们设计品质上有很大提高。我想这部分在设计费或者时间上如果能够把机制纳入到我们行业管理,也许可能对我们建筑师有更大的帮助,这需要体制上的改革。 第二,强调体制的问题,国内是一种设计院的体制,大多数都是国营的,从国际上来看,民营占更多的数量。比较大的区别是什么?民营的领导延续性比较长的,而建筑的设计往往强调连贯的理念,连贯的工作方法,连贯的技术积累。这种技术积累如果在我们国内体制下经常会更换领导,更换领导过程中也会造成连续性的丧失,造成我们设计的特点或者理念上经常发生断裂不连续,这使得我们很多设计出现在深层次思考上不太够。我们国内体制下产生的压力,大多数的设计师忙于生产而不是设计,满足了最基本的需求,从方案设计还不错,但是由于设计费不高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更多的产值追求量,希望在改革过程中给建筑师创造更多的条件。 第三,教育问题,我们国内教育是大纲式的教育,评价也是大纲满足与否来作为评价的条件,我觉得更重要从教育成效上作为评价机制。从教育差异来说,大纲式的教育往往使得教育有特色和自主性不够,教育上往往反映出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包括张利老师提到独立思考能力,这是建筑师缺乏的,还有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和独立思考能力相关的,在教育上需要做改进。 第四,公众的理解,公众之间对建筑有很多议论,公众对于建筑的了解是有限的,建筑本身是综合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在一些媒体相对角度较偏的情况下去报道的话,也会对建筑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往往大家关注的是形式,对建筑本质上的问题不够。媒体在这方面也是非常好的桥梁作用,如果以后多让建筑师和公众有更多的交流,也是让我们得到更好的学习是一方面。 以上这几方面,是我们能够缩小和西方差距重要的条件。 回答一下你第二个问题,刚才说到国际大奖获得大多数都是青年,从整个文革的影响,我们发生了一些断层,使得我们获奖的年龄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获奖怎么看?国际上的奖要对它的奖项的背景,奖项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要了解。它授奖范围和角度都不尽相同的,我想获奖值得我们庆贺的,是一件事情,它的积极性在于鼓励和表彰,但是并不以为这我们把什么事情都以获奖来定义,有很多优秀的建筑师没有获奖,不能因为这个就认为建筑师不优秀。一是对于年轻建筑师培养,咱们年轻建筑师职业特点就是晚熟的职业,建筑师需要广博的知识结构,需要长久的阅历,资深的建筑师如果对他们有更好的带动作用,如果说是传继,不如说授道。我们更需要传授给他独立思考精神,对生活感悟的能力,对事情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才是培养真正建筑师正确的方法。二是我们无论从社会还是从单位,对年轻建筑师更多的机会,毕竟建筑设计是需要大量实践的活动才能提高,我们只有给他更多实践机会,才能得到更多提高。三是我们要有宽容的胸怀,当年轻建筑师成长起来,应该让他独立成长。 已同步至 中国建筑学会的微博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