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北京工业遗存:花开正当时

2014-5-18 15:5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90| 评论: 0

摘要:   6月14日,我国将迎来第9个“ 文化遗产日 ”,其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周刊特别策划一组以 “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主题的系列报道 ,选取了北京、沈阳、青岛、无锡等做出了有益探索的地区,围绕建筑 ...

  6月14日,我国将迎来第9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周刊特别策划一组以“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主题的系列报道,选取了北京、沈阳、青岛、无锡等做出了有益探索的地区,围绕建筑遗产再利用现状,原则和方式、支持政策和管理模式、社会效益等方面,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发展之路。

  “如果将有些年头与特色的工业遗产一炸了之,那有意义的东西就消失了。”

  正是基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保护它们并加以再利用,在城市化的车轮之下,才显得格外重要。

  在文化氛围浓厚的首都北京,曾聚集过大量艺术家的798艺术区成为都市新地标,响应国家政策外迁的首钢致力打造创意产业园。在保护利用工业建筑遗产的进程中,它们因着各自特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样本。

  首钢:花都开好了

718厂联合初期,职工劳动休息时学习报纸。

  从北京的天安门沿长安街一路往西17公里,就是首钢石景山主厂区。

  5月6日,当记者来到首钢时,游人正在乘坐观光小火车游览园区,而月季园里的花都开好了。

  首钢的前身是石景山钢铁厂,最早是1919年北洋政府时期创办和遗留下来的一个炼铁厂,有着将近百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筚路蓝缕与辉煌鼎盛。

  如今的首钢已经不再机器轰鸣,穿梭其中的游客乘坐“钢城动脉之旅”观光火车追寻百年首钢的工业发展足迹,登上高炉体验钢铁产业工人的火热情怀,走进陶楼了解首钢悠久历史,游览石景山、月季园、群明湖领略姹紫嫣红、湖光山色……

  首钢工业旅游的火热开展,真正肇始于9年前的一纸文件与一次前所未有的工业迁移。2005年2月,奥运临近、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在即,首钢搬迁调整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2010年12月,首钢北京地区钢铁主流程正式停产。

  停产之后的首钢,如何转型成为关注焦点。

  “首钢留下的不是简单的建筑,而是与钢铁冶炼相关的设备设施构筑物。”首钢园区开发部副部长王达明告诉记者。事实上,2006年,北京市规划委、清华大学教授等曾对首钢的工业遗产进行过调研,并划定出“35+1”的强制保留项目。

  “比如,一座高炉就涉及3个保留项目,包括建筑本体、热风炉、除尘器,这些都是典型的与炼钢有着密切关联的构筑物”,园区管理部部长周大沆说,“而‘1’,就是厂东门了,它将随着西长安街西延整体搬迁。”

  然而,这些重工业文化符合浓烈的构筑物,要想被赋予新功能并非易事。首先,要对这些构筑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出来的结果是基本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进行维修;再者,基于这些筒仓等空间特征较为封闭,要适用于办公,就必须对采光、通风等设施加以改造。“难度较大,我们一边探索,一边改造进行”,按王达明的话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推倒重建了。”

  2012年5月,首钢举办大型绿色生态游活动—第八届首钢月季园赏花会,这是2010年底全面停产的首钢石景山主厂区中独具特色的大型工业遗迹首次对游人开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