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北京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北京危房800余栋 亟待腾退拆除

2014-5-12 23:3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79| 评论: 0

摘要: 白纸坊第一危楼 5月8日,被称为白纸坊第一危楼的西城区永乐里1号楼,一户居民家中,墙上多条裂缝中的一条,几乎分割了整面墙。此楼建于1966年,建筑设计寿命仅约20年。2009年被鉴定为C级危楼,要求居民腾退, ...

“白纸坊第一危楼”

5月8日,被称为“白纸坊第一危楼”的西城区永乐里1号楼,一户居民家中,墙上多条裂缝中的一条,几乎分割了整面墙。此楼建于1966年,建筑设计寿命仅约20年。2009年被鉴定为C级危楼,要求居民腾退,但因安置问题,腾退搬迁一直拖延至今。而全北京类似危房有800余栋,亟待腾退拆除。

之前,浙江奉化房屋倒塌事件,让危楼之困浮出水面。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样的危房在奉化市目前至少还有35处。从大的方面来说,全国设计寿命为20年,并经过粗制滥造的危房不知凡几。目前,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楼房很多都已经进入了所谓“质量报复周期”。彼时,中国的旧城改造运动、商品房开发项目一哄而上,不仅数量多且风险巨大。

经过20多年来的多轮改制、资产分拆、重组,之前的责任主体多数都已不复存在,既没有大额的维修资金积淀可用,又无“质量终生制”厘清责任。而要实现维修和安置,显然是政府无以承受之重。然而,危楼是摆在眼前的炸弹,若是不加以重视并得到解决,那么楼倒人亡的悲剧就会再发生。

奉化倒楼事件如果再次发生,政府不但会为此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还会承受更为严重的道义指责。面对“腾而未退”、“危而未改”、“将就住着”的严峻现实,危楼解困显然不能“以生命为倒逼”。腾退拆除计划早已作出,若因与住户的安置补偿协议难达成,而始终无以落实,如此的慢作为其实就是不作为。若不再给予重视,奉化倒楼事件就难以避免。

危楼困局的求解时不我待,首先政府要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不可否认其间存在着利益角力的因素,但对危楼的巨大安全隐患,不能再轻视。唯有把其他地方房屋倒塌的教训,看成对本地的警示,才能让其处于优先解决的位置;其次要明确责任。危楼之事看似是市场与商业行为,不过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显然已经无法自我解决,政府必须在其间扮演主体责任,并将其作为公共安全隐患来给予化解。再次要综合处理。无论是有因之主,还是无因之楼,都应当纳入统一的解决方案之中,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最后,要分类解决。危楼面临的情况相当复杂,应当在统一政策构架之下,区别对待,采取各种手段分类解决。

当务之急是,对强占已腾退房屋的住户采取强制措施也好,临时补贴安置也好,都应尽快让处于危楼中的人从险境中脱离。危楼困局不能再拖延,唯有抱以生命敬畏,坚守责任底线,真正将生命安全与公众福祉放在第一位,政府作为才不会迟滞而犹豫,危楼才不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