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商业建筑 查看内容

北京:红墙茶室

2014-5-6 17:5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623| 评论: 0

简介:  地点: 北京,紫禁城内太庙   年份: 2014年   建筑师: 张弘、张赫天   设计团队: 张诚、潘弘彬、连晨、刘子玥、安鹏浩、孙际华、经杰、韩晓伟   建筑面积: 280 ...

  地点:北京,紫禁城内太庙

  年份:2014年

  建筑师:张弘、张赫天

  设计团队:张诚、潘弘彬、连晨、刘子玥、安鹏浩、孙际华、经杰、韩晓伟

  建筑面积:280㎡

  摄影:王祎、陈溯、张赫天

  建材供应:大庄、汇丽、华丽联合等

  红墙茶室位于紫禁城东南角的劳动人民文化宫院内,这里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墙内是原来皇家的圣地,墙外则是北京古城的基本背景肌理——老百姓居住的胡同。不知从哪个年代开始,这段东围墙截止到了这里,在墙东外侧的地下排水涵沟上盖起了泵房、库房和临时宿舍,遮蔽住了这段宫墙的末端,墙内也成了劳动人民自由出入休闲息憩的地方。通过对宫墙内外景观肌理的重新梳理,我们掀掉了遮蔽宫墙的屋盖,将周边的景观以院落的形式介入到建筑中来,造就了建筑中的院落,同时也是院落中的建筑。我们希望以轻松的方式,接续起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边界与空间、宏伟与质朴、神圣与世俗、隐蔽与开放、严肃与荒谬之间交流的桥梁,以引发人们重新思考空间、景观与设计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价值所在。

  茶室由七个独特且独立的房间组成。像城市中的细胞,虽然微小,却能在城市中留下印记。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我们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过程。我们基本上保留了现有建筑的形态,利用原有门窗洞口向内生长,形成房子中的房子,作为更为私密的茶室,仿佛是新生的蘑菇;又如建筑下面暗河中飞起的精灵,环绕着游走于两座建筑周边,留下的水痕,由门窗渗入建筑,便形成了这些茶室。在建筑内部的每一个茶室以及消毒间等功能用房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与建筑屋顶脱开,有独立的墙壁和顶棚,作为第二层表皮,自成一体,私密安静,互不干扰。而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建筑之间的“缝隙”便形成了交通和展示空间,这便使建筑内部空间被极大丰富,产生了很多可以探索的角落,在狭小的空间中通过围合界面获取更多的空间感受,所谓小中见大。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