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复杂条件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及其应用
2014年2月20日“水工复杂条件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及其应用”成果鉴定会在武汉召开。会议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省科技厅郑春白副厅长主持,长江科学院郭熙灵院长出席会议并致词。郭院长对省科技厅、国科局领导和鉴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莅临本次鉴定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鉴定委员会由总参谋部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钱七虎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何满潮院士,三峡大学李建林校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盛谦研究员、湖北省水利厅王万林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周建中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夏元友教授、湖北清江水电开发公司陈润发教授等9位专家组成,并推荐钱院士、郑院士、何院士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周火明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水工复杂条件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该项课题针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应力及复杂地质条件岩体力学特性,运用工程地质、水工结构、岩石力学等多学科方法对水工复杂条件岩体原位试验新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历经10多年的研发与工程应用积累,取得了丰富成果。项目组首次提出了复杂应力路径岩体原位真三轴试验方法,研发了高压真三轴岩体全过程控制原位试验技术;首次提出了伺服控制与滚轴丝杠组合式、气—液恒定稳压加载方法,研发了高应力复杂路径岩体蠕变试验技术;首次研发了岩体原位三轴试验CT测试方法与技术;研发了岩体高压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变形试验技术、岩体及结构面高压直剪全过程控制原位试验技术、柱状节理玄武岩原位大比尺模型综合试验技术、软岩-桩复合地基原位模型试验技术,构成了高应力条件下宏细观方法相结合的岩体加卸荷原位试验系列技术与方法。研究成果解决了白鹤滩柱状节理玄武岩高拱坝适宜性、锦屏高应力条件岩体力学参数取值、乌东德和丹巴水电站深埋软岩成洞特性、构皮滩超高垂直升船机地基长期变形特性等工程关键技术难题。 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经详细咨询与充分讨论,认为项目研究方法系统,成果丰富,创新性强,引领了我国水工复杂条件下岩体原位试验方法的发展;研究成果在多个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更多网友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