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明器

2014-4-15 19:3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8074| 评论: 0

摘要: 明器是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也称冥器、盟器,如房屋、亭阁、瓷俑、器物、动物模型之类。明器只供殉葬,而不能实用。《礼记•檀弓》篇说:“夫明器,鬼器也。” 它证明了墓主对墓地的所有权,明确昭示别人不得 ...

明器是仿照实物制成的殉葬品,也称冥器、盟器,如房屋、亭阁、瓷俑、器物、动物模型之类。明器只供殉葬,而不能实用。《礼记•檀弓》篇说:“夫明器,鬼器也。” 它证明了墓主对墓地的所有权,明确昭示别人不得骚扰、侵犯。古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并向往在另一世界继续生活,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以物陪葬的习俗。             

在夏商时代的墓穴里就出土了陪葬的人、兽、日用器物及金银玉器。战国至汉代早期,厚葬之风甚盛,许多王公贵族死后往往将大批他们生前所用的奴仆、器物一同下葬。此时所用的明器严格来讲没有专门的特指,一般均是主人生前所用器具的实物。到了汉代后期,厚葬之风渐衰,人们逐渐领悟到“人死如灯灭”,用不上什么实物随葬品。模型明器作为汉代新兴的成套随葬品组合。所谓模型明器,是指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整套特点鲜明的随葬器物,主要包括仓、灶、井、风车、碓房、圈厕,院落、楼阁、田地、池塘以及家禽、家畜俑。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不仅用生时所喜好的文物陪葬,还出现了许多仿制的象征性随葬品,也就是采用替代品陪葬,如汉墓出土的各种农庄、陶楼、陶院落、陶猪舍、陶狗、陶壶等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透露了当时的建筑形式,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器。而由于大量生产的结果,使得许多不是上层阶级的人也负担得起,所以陶制的陪葬品在汉代相当盛行。它们是汉代人对所期望有的“财富”的展现;而陶农庄、院落配以侍者、乐者、戏者、兵丁等人俑,则是汉人对当时豪强富足者生活的向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