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阙
摘要: 门阙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关隘、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仅天子可用三出),形体多带有较大收分。阙檐有一、二、 ...
门阙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市、宫殿、坛庙、关隘、官署、陵墓等入口的标志。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阙身依数量有单出、双出与三出(仅天子可用三出),形体多带有较大收分。阙檐有一、二、三层之别。檐下多以斜撑或斗拱支承,又是重点装饰所在。建阙的材料可用土、石、木材,实心的土阙和石阙不可登临。有时在两阙之间联以短檐,以强调其出入口的效果。 文献中有关阙的记载颇多,如秦阿房宫即“表南山以为阙”,汉宫中有关长乐、未央、建章诸宫阙的叙述更是早已为人所尽知。《史记》载西汉“营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武帝时作建章宫,“其东侧凤阙高二十余丈",《水经注》注此阙高七丈五尺,约合19米左右,相当高大。另在画像砖、画像石、建筑明器中的形象亦有不少。保存至今的汉代门阙实物均为墓阙,除少量在河南、山东外,大部分集中于四川,年代多属东汉。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