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建筑技术论文 查看内容

混凝土大坝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的精密水准法

2014-4-14 08:2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0| 评论: 0

摘要:   【学员问题】混凝土大坝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的精密水准法?   【解答】1.坝体、坝基和近坝区岩体的垂直位移,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并应尽量组成水准网。高边坡和滑坡体的垂直位移,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一等水 ...

  【学员问题】混凝土大坝垂直位移变形监测的精密水准法?

  【解答】1.坝体、坝基和近坝区岩体的垂直位移,应采用一等水准测量,并应尽量组成水准网。高边坡和滑坡体的垂直位移,可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一等水准网应尽早建成,并取得基推值。

  2. 水准基准点一般设在坝下游1~3km处。

  3.水准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应埋设水准点。水准点分为基准点(水准原点)、工作基点(坝体、坝基垂直位移观测的起测基点)和测点三种。

  各种水准点应选用适宜的标石或标志。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宜采用基岩标、平洞基岩标、双金属标、岩石标、钢管标;坝体上的测点宜采用地面标志、墙上标志、微水准尺标;坝外测点宜采用岩石标、钢管标。水准标石结构参见附录三第九节。

  4.基准点应成组设置,每组不得少于三个水准标石。

  5.工作基点应设在距坝较近处,一般两岸各设一组,每组不宜少于两个标石。

  6.应在基础廊道和坝顶各设一排垂直位移测点,高坝还 应在中间高程廊道内设一排测点。各排测点的分布,一般每一坝段一个测点。近坝区岩体垂直位移测点的间距,在距坝 较近处一般为0.3~0.5km;距坝较远处可适当放长,一般不超过1km.

  7.为连接坝顶和不同高程的廊道的水准路线,可通过竖井用因瓦尺作高程传递。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tracy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